5月25日至5月30日,所黨委組織所領導、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中國兵器科技帶頭人、中層領導干部、各基層黨組織書記等一行43人,赴革命圣地延安開展“賡續紅色基因,傳承奮斗精神”現場教育培訓。
黨委書記蘇曉東作開班動員講話。他指出,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是共產黨人回望初心的地方。通過此次現場教育培訓,梳理延安革命歷史脈絡,深刻理解延安精神豐富內涵,結合好延安紅色教育資源,按照“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努力在以下五個方面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一是要深刻領悟延安精神的內容實質;二是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三是要深刻領悟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四是要深刻領悟科學理論創新的真理力量;五是要深刻領悟勇于自我革命的真諦。
為期四天的現場教育培訓短暫而又充實,全體學員通過專題講座《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了解到延安時期從1935年到1948年共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落腳陜北站穩腳跟、進駐延安建設邊區、轉戰陜北走向輝煌;了解到中國共產黨是如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少到多、由幼稚走向成熟,革命由挫折走向勝利;了解到為什么說延安時期在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乃至中國史上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現場參觀教學,一處處舊址舊居,一幅幅照片影像,彷佛給大家帶回當年的革命歲月。在梁家河,重溫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知青歲月,了解總書記是如何帶領村民解決吃水難問題,修建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解決燒柴和照明問題;在寶塔山,在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下重溫入黨誓詞,感受艱苦卓絕的長征偉績和延安會師的歷史壯舉,激勵大家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紀念館和延安革命紀念館,感受延安時期那驚心動魄、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程,深刻感悟老一輩革命家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在棗園革命舊址,看五大書記是如何領導全黨進行整風運動和解放區大生產運動,籌備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實現了抗日民族戰爭向全國解放戰爭的歷史轉折;在為人民服務講話臺、鳳凰山革命舊址、抗日軍政大學舊址,了解張思德、白求恩的感人事跡,感悟偉大的奉獻精神、白求恩精神和抗大精神;在楊家嶺革命舊址,走進中央大禮堂,回顧中共七大確定了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對于奪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勝利的重大歷史意義,了解“窯洞對”及其現實啟示;在王家坪革命舊址,了解毛澤東與毛岸英感天動地父子情。
培訓期間,全體學員分成三個小組,圍繞“賡續紅色基因,傳承奮斗精神”,結合延安精神、主題教育有關要求以及各自崗位工作開展專題研討交流。黨委書記蘇曉東表示通過此次現場教育,要邊學習、邊總結、邊提煉,帶著腦袋來,帶著思路回去,要全面、系統、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堅持讀原著、學原文,讓學習成為一種責任、一種習慣,無論是學一篇講話、一篇文章還是一本書,能記住哪怕一句話就是成功的;要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帶著實際問題學,對照創新理論學,學會用平常話講理論,講出來講清楚。學員們一致表示,通過此次現場培訓,對“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使研究所全體黨員干部和職工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斗力,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結業儀式上,所長劉勇作總結講話。希望大家把延安學習的收獲和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落實新時期新征程研究所使命任務,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科研所所的實際行動,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科研所所提供重要支撐。這次現場教育培訓之后,要把學習的信念和力量轉化到研究所中心工作上,轉化到重大專項、重點任務攻堅克難上,轉化到為群眾辦實事上,使研究所工作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