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前身是創建于1920年的武昌文華大學圖書科。1929年,武昌文華大學圖書科獨立為武昌文華圖書館專科學校。1953年武昌文華圖書館專科學校并入武漢大學,建立圖書館學系。198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建立圖書情報學院。2001年,更名為信息管理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107人,其中,教授31人(含博士生導師32人),副教授和高級職務研究人員35人,在校本科生924人,在校碩士生550人、博士生197人。
學院本科教育設有圖書館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檔案學、編輯出版學、電子商務5個本科專業。其中圖書館學專業在1920~1956年是專科,1956年改為本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前身是創辦于1978年的科技情報學專業;文華圖書館專科學校于1934年設檔案管理特種教席,1940年創建檔案管理科,1947年停辦,1984年重建,為檔案學本科;編輯出版學的前身是1983年武漢大學與新華書店總店合作建立的我國第一個圖書發行學專業;電子商專業是2001年經教育部和武漢大學批準創辦的自設新專業。學院設有8個博士和碩士學位點(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信息資源管理,古籍整理與保護,出版發行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電子商務)和4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圖書情報碩士,出版碩士,工程碩士(項目管理領域、軟件工程領域),工程管理碩士),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是與經濟管理學院等合作建設的),兩個博士后流動站(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圖書館學、情報學兩個學科分別被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在2003年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所組織的全國第二屆學科評估中,學院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被評為全國第一。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師學科專業、學歷、年齡結構合理。現有在職教師7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2人,教授31、副教授35人,講師8人。50歲以下的中青年教授全部有博士學位,85%以上的教師有海外訪學經歷。教師中有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2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級教學名師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珞珈特聘教授8人,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人,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入選者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0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4人,教育部學風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性學術組織主要負責人8人,國外期刊同行評審專家6人,國際期刊編委2人。四個青年教師團隊入選武漢大學“70后”學術團隊。學院還聘請了一批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授、客座教授。
學院始終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首要位置,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廣,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厚基礎、寬口徑、復合型,適應新技術環境的信息資源管理高級專門人才。學院先后有《目錄學概論》、《信息管理學基礎》、《電子文件管理》、《信息服務與用戶》、《信息計量學》、《信息資源建設》、《信息檢索》七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圖書館學情報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入選教育部國家級教學團隊。多個教改項目榮獲國家和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學院建設有一流的實驗教學與圖書資料保障條件。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實驗教學中心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院圖書分館收藏有國內最豐富的圖書情報檔案文獻資源。近年來,學院獲得“湖北省先進班集體”、“武漢大學學生工作特色基地”、“校學生工作先進集體”、“校紅旗團委”等獎勵。學院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競賽、中國電子商務大賽、全國大學生“未來編輯杯”競賽等重要學科競賽中,屢獲殊榮;在國際、國家、省、市和校級各類比賽中,獲得一系列榮譽。
一流的學科,一流的團隊,為學院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學院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學院科研機構完備,建設有十多個國家級、省部級和校級研究中心(研究所)。其中,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是有本領域全國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學院在圖書館學理論、現代目錄學、中國圖書館史、古典文獻學、信息資源與知識產權管理、情報學理論、信息檢索、知識組織、信息經濟學、信息服務與管理、文獻計量學、數據庫系統、智能情報、檔案與電子文件管理、出版發行、數字出版、電子商務等研究領域具有優勢和特色,其中多個領域在全國居領先地位。近10年來,學院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3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7項,其中重大招標項目4項;教育部及其省部級科研項目100多項,其中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2項;橫向及其它項目200多項。項目總經費超過5000萬元。公開出版專著166部,教材110部,譯著9部;發表論文3350篇,其中權威期刊以及經國外學術期刊論文452篇。研究成果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6項,其中,一等獎2項;省部級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9項,其中,一等獎3項,特別榮譽獎1項。學院出版《圖書情報知識》、《出版科學》和《信息資源管理學報》三種學術雜志。
從文華圖專開始,創辦人之一的沈祖榮先生就把“研究圖書館學,服務社會”定為宗旨。“智慧與服務”被確定為文華圖專的校訓。文華圖專師生繼承了文華公書林“巡回文庫”的傳統,以“私立文華圖書館學專科學校學生服務團”的形式服務民眾;所辦理的公益講座“群育討論會”深受聽眾好評。秉承文華圖專服務社會的優良傳統,適應時代發展的變化,學院通過創新學術研究,聚集國內外社會資源,承當重大科研課題,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詢服務。通過編印成果簡報、工作簡報、研究咨詢報告等上報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教育部、信息產業部、文化部、商務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檔案局等國家部委,為政府決策部門提供咨詢服務。同時,學院還積極推廣科研成果,為地方各級政府和各企事業單位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學院利用教學資源,以開設培訓班、接收訪問學者和科研進修人員和開辦研討會等形式,多次為基層圖書館培訓業務人員,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為了促進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我國西部民族地區、師范院校圖書館事業的快速發展,自1993年來學院為來自西部高校的訪問學者和科研進修人員免除學費,始終以最優厚的條件給予方便;從2003年起連續三年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合作主辦面向中國西部高級圖書館員培訓班和國際會議。
學院是國際拔尖信息學院聯盟(I-Schools)的成員單位,國際圖書館協會與機構聯合會(IFLA)會員單位,美國圖書館協會(ALA)的國際成員單位,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圖聯、美國圖書館協會、亞聯董等國際組織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同美國、日本、加拿大、法國、英國、德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圖書情報學院、信息管理學院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關系。學院不斷探索合作機制創新,聯合國際同行成立圖書情報學國際合作研究院,以推動國際圖書情報學研究與創新。學院與歐美多所國際一流圖書情報學院建立了教師和學生交流關系。每年派遣5-10名教師和研究人員赴國外和港澳臺地區留學、訪問,并接受外國來華留學生和港澳臺地區學生。每年有10-20名外國和港澳臺地區專家應邀來院授課或舉辦學術講座。學院定期主辦“中美數字時代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發展國際研討會”、 “數字時代出版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國際學術研討會”、“信息資源與社會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和“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等一系列重要的學術會議。學院還連續舉辦 “中美圖書館學高級研究班”、承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信息素養培訓師培訓班”和“國際大學生信息素養與信息職業領導力夏季研究班”等國際夏令營活動。上述學術研討和交流活動均在國內外產生深遠影響。
在教學基礎設施方面,學院擁有國內本專業領域一流的實驗中心。中心設有圖書館、情報、檔案與出版技術集成基礎實驗室,信息系統與電子商務集成實驗室,能覆蓋學院60%以上的本科生課程,滿足學院相關專業本科教學的需要,能滿足80%以上學院相關專業教師備課與專業研究的需求。學院還與IBM公司、大連博特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和金碟軟件(中國)有限公司合作建有教學研究實驗室。學院配置有國內專業藏書最豐富的中外文圖書資料室暨實驗圖書館,涉及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信息資源管理、編輯出版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電子商務等學科領域。現收藏中外文獻16萬多冊,報紙18種,中外文工具書8000余冊,線裝書730函,550冊,目前年訂購及獲贈中文期刊200多種,外文原版期刊40多種。學院成立雜志社,公開出版面向國內外發行的學術期刊《圖書情報知識》和《出版科學》雜志,作為我院學術交流的重要陣地,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社會各界和學校的支持與關懷下,經過幾代人、九十多年的辛勤建設,學院形成了“開拓創造、務實創業、引領創新”的辦學傳統,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學院正在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為創建國際一流綜合性研究型信息管理學院而努力奮斗!
字典網是為大家提供各年級優秀作文的網站,包含中考滿分作文、高考滿分作文、英語作文等內容。
武漢大學圖書館是在1917年正式建館,截至2019年12月,文獻資源總量達1844萬冊,目前已經成為莘莘學子博覽群書、涉獵各科知識的重要場所。
搖籃育兒網,全球最大的中文母嬰門戶網站。1998年在美國硅谷創建,1999年12月15日正式上線。十余年專注造就專業品質,是年輕父母汲取專業、權威生養和教育知識...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自1956年創辦以來,先后經歷柳州鐵路運輸學校、廣西鐵道專科學校、柳州鐵道學院、柳州鐵路局中等技術學校、柳州鐵路運輸學校(柳州鐵路司機學校、...
杭州育才中學通過幾年的努力,取得 03、04、05、06四年連續中考重高上線率的第一名,成為杭城第一所連續四年整體發揮最為出色的學校,成為了一所廣受學生和家長肯...
景德鎮陶瓷學院是中國惟一一所多科性陶瓷本科高等學府,校名由郭沫若同志題寫,是全國首批31所具有自主招收藝術類本科生和94所有資格招收享受中國政府獎學金攻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