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于1991年在化學系的基礎上建立。張乾二院士、萬惠霖院士、黃培強教授、江云寶教授曾先后擔任學院院長。現任院長為謝兆雄教授。
學院現設化學系、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化學生物學系共3個系。學院現有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醇醚酯化工清潔生產國家工程實驗室、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源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納米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5個國家級平臺;譜學分析與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化學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理論與計算化學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納米制備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電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關鍵材料工程實驗室、福建省高校化石能源化學與化工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高校無機化學與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電鍍及表面處理行業技術開發基地、福建省精細化工行業技術開發基地、廈門市分子納米技術與分析科學重點實驗室、廈門市合成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以及全國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化學類專業分委會、中國化學會《電化學》編輯部、中國空間學會生命起源與進化專業委員會、福建省化學會掛靠于學院。
學院現有化學、能源化學、化學生物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和生物工程5個本科專業,擁有首批“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首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首批“國家級教學團隊”,入選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學校,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學院擁有化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和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其中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化學生物學、納米材料化學、能源化學、工業催化、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應用化學、能源化工等二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權點;建有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2個博士后流動站。2017年,化學學科成功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2019年,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長期以來,學院秉承“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訓,形成了學科梯隊合理、學科分布較為全面的師資隊伍,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擁有雄厚的教學與研究實力。迄今為止,在我院學習、工作過的兩院院士達20余人。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333人,179位專任教師中教授98人,副教授77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7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7人,“長江學者”青年學者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9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1人當選國際電化學會主席,2人入選國際電化學會會士,5人入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學院擁有5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4個教育部創新團隊。
化學化工學院致力于加強化學與化工學科交叉,促進化學化工一體化建設,構建學科、科研、人才三位一體的協同發展體系,形成從基礎研究到應用開發研究的完整創新鏈條,并取得顯著成績。
學院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努力優化人才培養結構,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全院在校生2613人,其中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分別為996人,961人和656人,其中學歷留學生25人(包括外籍碩士13人,外籍博士12人)。創建于1991年的化學“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是教育部首批建立的全國四個化學人才培養基地之一,歷次評估均獲評“優秀”;5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成為首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江蘇華圖教育網致力于提供江蘇人事考試網、江蘇事業單位考試網信息等,是江蘇人事考試培訓輔導知名網站。
安慶人事考試網按照國家、省、市對各類人事考試的統一要求,發布各類考試信息,并開展相關考試信息咨詢服務工作;承擔全市公務員招錄考試和市直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的相關工作...
論文范文發表網收集了大量的精選論文,包含畢業論文、論文格式、論文封面、論文范文等。
沈陽農業大學教務處-沈陽農業大學(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坐落在沈陽市東郊的天柱山南麓,東與名勝古跡東陵毗鄰,是以遼寧...
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創辦于1963年,是一所民辦中學,目前有129個教學班,開設了英語、法語、德語3個外語語種,努力把實外辦成高品質、有特色、能示范、現代化、國...
北京彼得·德魯克管理研修學院(簡稱: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在德魯克先生的親自指導和參與下,成立于1999年,一直致力于德魯克管理思想的研究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