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寶鋼集團有限公司、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武漢鋼鐵公司、首鋼集團、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共同參與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100所重點建設大學之一,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成員,教育部本科教育評估優秀高校,湖北省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位于“九省通衢”湖北省武漢市。
截至2015年11月,學校圖書館館藏文獻300萬余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2億元;建有32個研究所、1所三級甲等直屬附屬醫院、4所非直屬附屬醫院,為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武漢科技大學現有青山(本部)和黃家湖兩個主校區,占地面積170.93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04.15萬平方米;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3萬余人。
該校有教職工26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841人;師資隊伍中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比例超過80%,副高以上職稱人員比例為59.29%。學校擁有雙聘院士8人,國家“千人計劃”創新人才5人、“長江學者”1人、“千人計劃配套引智工程”項目2項,湖北省“百人計劃”9人,“楚天學者”60人,國家及湖北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入選30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6人,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29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1人,享受國務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63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學校有先進的教學、科研實驗設施。圖書館館藏文獻300萬余冊;現代化信息網絡系統覆蓋全校;教學設備精良,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2.6億元;建有32個研究所、1所三級甲等直屬附屬醫院、4所非直屬附屬醫院,為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學校是一級學科博士點授權單位,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3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0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和5省級重點(培育)一級學科(覆蓋學校72個二級學科)。現已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
該校有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精品課程6門,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1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6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2項、國家級規劃教材10本,獲批為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范點;獲得4項國家教學成果獎,數量位居全國高校前15位。
武漢科技大學先后同澳大利亞、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三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學校與美國僑港大學合作舉辦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與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合作舉辦機械工程專業,與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合作舉辦物流管理專業。聘請國內外著名學者作學校的名譽教授和兼職教授,邀請一大批外籍專家來校任教、講學,選派教師出國進修和科研合作,在國際學術交流中不斷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武漢科技大學先后與武鋼、攀鋼、重鋼、漣鋼等20余家大型企業和湖北省有關地市州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
武漢科技大學牽頭組建了面向區域發展的“高性能鋼鐵材料及其應用協同創新中心”,并成立了“武鋼-武科大鋼鐵新技術研究院”,“韶鋼-武科大煉鐵技術研究所”。學校擁有湖北省屬高校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與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8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科研基地、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
武漢科技大學主持和承擔了國家“973”、“863”、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項目170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獎80余項,連續八年獲得16項國家科技成果獎(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數量全位列國高校67位。
北京華嘉專修學院
棗陽市教育局機構職責編制全市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組織實施全市教育、教學體制**,規劃、調整中小學校布局,會同有關部門做好中小學校的設立、撤銷和變更的審核...
中國高等學校教學資源網縮寫為 CCTR,主要為廣大學子們提供在線考試系統、題庫系統、教學素材、在線練**統等,是專業的教學資源網絡平臺。
安徽阜陽技師學院
句容市現有3所普通高中,1所中專校,15所初中,1所特殊教育學校,31所完全小學,34所注冊幼兒園,11所鎮社區教育中心。在校中小學生總數43643人,在園幼兒...
貴州師范大學的前身——“國立貴陽師范學院”創建于1941年,是當時全國僅有的八所國立師范學院之一;建校之初,以夏元瑮、譚戒甫、王佩芬、尹炎武、王克仁、謝六逸、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