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職業技術學院是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由寧德農業學校和福安師范學校合并升格的閩東唯一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資格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 2011年底已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其溯源最早的前身校為中國茶葉泰斗張天福創辦于1934年的省立福安農業職業學校和創辦于1939年的省立霞浦師范學校,已有80年深厚的辦學歷史積淀。曾培養出如臺茶之父吳振鐸、全國茶樹育種專家郭吉春、當代卓有建樹的科教人員徐勛、鄭兆欽、林乃銓等一大批專家學者和各級領導干部等,人才輩出、影響深遠。
學院坐落在1993年被國務院列為沿海開放城市的福建省福安市區(原寧德地區行政專署所在地),素有“中國電機電器城”、“中國中小電機出口基地”、“全國第二大船舶修造基地”、“中國茶葉之鄉”、“南國葡萄之鄉”、“中國綠竹之鄉”、“中國保健按摩器發源地”、“生態型港口工業城市”之譽,地處閩東中心,環三都澳區域核心區,地理區位優越,水陸交通便捷,區內自然資源富集,人文景觀獨特,產業特色明顯,經濟獨具活力。學院占地面積520畝。現設有機電工程系、生物技術系、信息技術與工程系、文化傳媒系、財經管理系、公共基礎部和成人教育部等7個教學單位。開設了涵蓋現代農業、機械制造、財經、教育等領域技術以及新興經濟社會建設急需的32個高職專業,開設了茶葉生產加工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市場營銷等14個成人教育專業。
在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立足“環三”,面向海西,服務社會,秉承福安農業職業學校 “實事求是、身體力行”的辦學精神,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的育人思想,堅持廠校一體、工學結合的“做中教、做中學”的教學理念,形成了“產學研結合、強化技能培養”的教學模式,并注重因材施教,促使每位學生成才,已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優良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較強創業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能夠滿足生產、建設、管理與服務第一線需求的高素質、高端技能型人才。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近300人,其中專任教師中教授1人、博士生導師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福建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福建省高等職業院校百名優秀專業帶頭人1人,院級專業帶頭人31人、骨干教師33人、院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副高及以上職稱占專任教師29%,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34%; “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78%。還大量聘請行業企業生產一線的專業技術人才和能工巧匠來校擔任兼職教師或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已建成一支具有專業理論水平較高、教學和實踐經驗較豐富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校內實驗實訓設施完善、設備先進。現有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級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電機電器實訓基地、茶葉生產加工技術實訓基地)等國家級、省級、校級實訓基地共41個,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科研與技術開發服務于一體,具備真實教學環境的實驗實訓基地,生均儀器設備值達8689元。學校積極推進工學結合,目前與70多家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建立了70多個校外實訓基地,并建成了三種緊密型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一是校所合作共建產學研基地,如在省茶科所、寧德市農科所合作建立茶葉、園藝等農科類專業校外產學研基地;二是校企聯姻共建人才培養基地,如與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遠東電機有限公司、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和能物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合作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三是校企連線共建頂崗實習基地,如在福安健龍汽車配件公司、福安市精誠模具有限公司、福鼎品品香茶葉公司、永輝超市、澤友家電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平臺。從而促進校企深度融合,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學院以培養高素質、高端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以貢獻求生存,以服務求支持,以特色求發展,注重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積極探索“工學交替、課證融合、三段遞進、校企共育”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并已取得顯著的人才培養成效,使理論教學與崗位所需技能相融合,實踐教學與工作過程、典型工作任務相融合,學習情境與前沿領域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相融合,學習活動與職業道德養成相融合。學院現有茶葉生產加工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等2個中央財政支持的“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的專業,3個省級高職教育示范專業(茶葉生產加工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計算機應用技術),3門省級精品課程、9門院級精品課程, 多名教師作為主編、副主編了全國普通高校 “十一五”規劃教材,主編、和參編了4門福建省高職農林牧漁類規劃教材。校企合作開發課程4門、編寫教材7門,合作編寫講義和實訓指導書20多種。
學院高度重視科技開發與社會服務。近年來先后承擔了農業部、省市科教研項目20多項,其中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市社科優秀成果獎1項。積極開展社會培訓和社區服務等各類活動,近兩年為茶葉、機電等行業、企業培訓人才5千余人,為閩東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學院大力推行“雙證書”制度,對所有專業開展了相應的職業資格認證,并頒發國家、行業或企業資格證書,形成“招生、專業教學、職業資格培訓與鑒定、就業推薦”一條龍的教育服務體系。近年來,我院畢業生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獲取率達100%,位居省內高職院校前列。
隨著學院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高,學院的社會認可度也得到大幅提升。學院入選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理事單位,為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材料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高職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福建省高職院校科技聯盟副理事長單位、福建省高教學會教育評估研究分會副理事長單位、福建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單位、福建省鑄造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福建省造船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單位等重要行業學會成員單位。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達97%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達99.56%以上,在2011、2012、2013年的全省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中,學院的就業工作均得到評估組專家的一致好評,被評為優秀等級。我院創新、創業教育走在全省高校前列,近兩年“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獲證率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寧德市高校畢業生創業園落戶我院,學院榮獲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基地、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等。
經過多年辛勤不懈的努力和耕耘,學院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與廣泛贊賞,先后榮獲“福建省無償獻血工作先進集體”、“寧德市平安校園”、“寧德市平安先行單位”等稱號,2011年底通過了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12年5月被寧德市委、市政府評為寧德市第十一屆文明學校。2014年3月榮獲“福建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其中一等獎項目還被推薦參評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為了幫助和激勵學生成才,學院除設立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外,還制定采取了“獎優”、“扶貧”等各項措施,獎勵優秀學生和資助家庭經濟貧困的學生。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遠東電機集團(寧德)有限公司、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和能物流有限公司等企業分別在學院設立獎學金和勵志發展金,資助定向就業該企業的學生。
學院還與集美大學、福建師大、閩南師大等本科大學聯合開展專、本科銜接考試,學生在讀期間參加專本銜接學習,考取自學考試本科文憑及學士學位,國家承認學歷,享受國民教育同等待遇,或畢業時通過福建省統一組織的專升本考試升入本科院校繼續深造。
目前學院正在校黨政班子的強有力領導下,緊緊圍繞“四園”(治學嚴謹、校風優良的學園;創新為本、技術先進的科園;環境幽美、自然和諧的花園;人文薈萃、活潑高雅的樂園)一體化的建設目標,堅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探索具有地區特色的現代高職教育發展之路,為閩東“環三”戰略、“六新大寧德”建設和海西經濟社會發展再立新功、再創佳績。
視錯覺網致力于成為國內最專業的視錯覺科普站點,設有視錯覺資源大全,包括錯覺文檔、錯覺軟件、趣味DIY等精彩內容。
僑外移民專業提供僑外投資移民、美國移民、英國移民、海外置業、教育規劃、全球資產配置等海外生活規劃服務。
安徽組織干部學院專注于負責管理、組織和實施全省干部網絡培訓工作,以及組工干部培訓工作。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法學院是城市學院最早的辦學單位之一,前身是1999年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創建之初成立的法學系。下設法律系、公共管理系和思想**教育中心,設有法學和行...
河海大學的法學教育始于1988年,2003年,法律系成為**設置的校二級單位,2007年又進一步調整為法學院。法學院下設環境法研究所、公用事業法研究所、商法研究...
安陽工學院(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位于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的河南省安陽市,其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