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的合作項目,開創了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新形式。于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位于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市區東部,東接昆山市,南連吳中區,西靠姑蘇區,北隔陽澄湖與常熟相望;行政區劃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 作為中新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中新雙方建立了由兩國副總理擔任主席的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
1994年2月11日,國務院下達《關于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復》;2月26日,中新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了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同年5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破土啟動。同年,
將蘇州市郊區的婁葑鄉,吳縣的跨塘、斜塘、唯亭、勝浦四個鎮劃歸蘇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由蘇州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行使行政管理職能。
2002年7月,將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東環路以西3個居委會劃歸平江區,東環路以西2個居委會劃歸滄浪區,2003年,將跨塘鎮臨湖村劃歸婁葑鎮管轄。
2003年,跨塘鎮轄橋北、新鎮2個居委會和蠡塘、婁江、婁東、婁中、湖濱、劍湖、古婁、上樓8個行政村。唯亭鎮轄唯亭、亭南、涇巷、東亭家園4個居委會和浦田、夷陵山、施家濱、懸珠、陽澄湖5個行政村。勝浦鎮轄勝浦鎮街道、金苑新村、吳淞新村、園東新村4個居委會和金港、金東、吳巷、勝巷、旺坊、南盛6個行政村。婁葑鎮轄新蘇、葑誼、葑塘、團結、星灣、獨墅湖、斜塘7個居委會,蘇安南、蘇安北、官瀆、東港家怡、東港家樂、金益、蓮香7個社區和板陽、洋涇、倪莊、金厙、群力、東旺港、華蓮、周葑、宅前、墩頭、斜浜、金田、東巷、盛墩、建國、聯合、南旺、南夏涇、姚東、西馬、田巷、南沙里、臨湖23個行政村。(村居名錄根據江蘇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碼整理)
2004年9月30日,江蘇省政府(蘇政復[2004]89號)批準同意將吳中區甪直鎮車坊居委會和朝前、橫港、李家、大倉、金園、鄂田、旺浜、華云、車漁9個村劃歸蘇州市婁葑鎮管轄。調整后,婁葑鎮面積120.08平方千米,人口14.35萬人,轄20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2009年末,婁葑鎮面積72.56平方千米、人口323310人,唯亭鎮面積115.74平方千米、人口202857人,勝浦鎮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72910人。(數據來源于《江蘇省統計年鑒》)
2012年末,撤銷婁葑鎮,以星灣等36個居委會區域設立婁葑街道,以斜塘等38個居委會區域設立斜塘街道;撤銷唯亭鎮,設立唯亭街道;撤銷勝浦鎮,設立勝浦街道。 園區管委會駐婁葑街道。
至2006年,園區發展正處于工業化轉型、城市化加速、國際化提升的關鍵時期。園區將遵照中央領導關于“將蘇州工業園區率先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生態示范區,研發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效應突出的科技示范區,以虛擬口岸為依托的現代商貿物流運營中心示范區,以承接跨國公司離岸外包業務為主的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區”的指示精神,以及江蘇省、蘇州市關于 “將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全國發展水平最高、競爭力最強的園區之一”的目標定位,牢牢把握“轉型、優化、提升、創新”八字方針,堅持科學發展理念,突出和諧社會主題,深化中新友好合作,進一步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好中求快、優中求進,力爭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25%以上增幅,到2014年,各項主要發展指標在2004年基礎上再翻兩番,高起點、高水平地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和現代化、園林化、國際化的新城區。
為適應東北亞區域經濟發展,尤其是軟件外包業對精通外語的復合型IT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省市領導及國內外知名企業的支持和要求下,大外于2004年成立了軟件學院
京師杏林醫學教育是目前國內規模大、產品專業、圖書具影響力、 師資力量權威、培訓效果佳的培訓機構,是遙遙領先的中國醫考輔導品牌,因教學規范、資料權威、名師授課重點...
3edu教育網是完全免費的教學資源公益網站,課件、試題、論文、教案、計劃總結、文書、幼兒等資料大量提供在線閱讀和下載。數百萬資源,無須注冊,天天更新!
升達,升達學院,升達大學,原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國家教育部批準的普通本科高校
貝因美于1992年11月成立,總部位于杭州,業務方位主要涉及嬰兒產品及服務。貝因美的使命是通過持續研發,制造,經營科學安全的孕嬰童產品,以及溫馨,專業,親切的母...
第一美問答是一個專注于知識問答的專業平臺,提供各種知識大全、問答內容、筆記、十萬個為什么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