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的前身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7月9日,是海內外最早公開成立的臺灣研究學術機構,也是經過時任中央對臺領導小組組長鄧穎超同志親自批示成立的教育部和福建省共建單位。2004年2月19日,經廈門大學批準,升格改制為臺灣研究院,現有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
本院現設政治、經濟、歷史、文學、法律、兩岸關系等六個學科導向的研究所,和遵循“問題導向、特色鮮明、基礎雄厚、學科融合”原則設立的民進黨研究中心、兩岸青年研究中心、涉臺外交研究中心等跨學科研究機構,以及兩岸融合發展與國家統一政策模擬實驗室、大數據與民意調查研究中心、文獻信息中心等綜合性教學科研服務平臺,和《臺灣研究集刊》編輯部、繼續教育中心等。
近四十年來,臺灣研究院始終以“歷史地、全面地、實事求是地認識臺灣,促進海峽兩岸學術交流,為祖國統一大業服務”為宗旨,致力于“理性、客觀、全面、深入”地研究臺灣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化、文學、教育、法律、兩岸關系以及涉臺外交等問題,是目前中國大陸高校中規模最大、學科最全、成果最多的臺灣研究學術機構,不僅創下了大陸高校臺灣研究的多個“第一”和“唯一”,在國際學術研究相關領域也獲得較高的聲譽。
臺灣研究院于1997年和1999年先后被列為國家“211工程”的重點建設學科和福建省重點學科。 以本院為母體組建的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薈集了全國研究臺灣的精英,2001年入選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4年入選國家“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2012年入選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2014年,由廈門大學牽頭且以臺灣研究院為核心力量成立的“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家級“2011計劃”。2017年9月,本院被中宣部納入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也被列入廈門大學“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群和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峰學科。目前,我院也是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國家民政部等部委的涉臺或兩岸關系研究基地。
臺灣研究院將繼續充分依靠廈門大學“僑、臺、特、海”鮮明辦學特色,發揮廈大“三海”(海洋、海峽、海絲)優勢,抓住國家“雙一流”建設和“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的契機,借助“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等等重大平臺,通過深化管理體制和科研體制改革,發揮多學科綜合研究的優勢,致力于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把本院建成全國一流的從事臺灣問題和國家統一研究的中國特色高校新型智庫,兩岸領先的臺灣研究高端人才和涉臺事務專門人才培養基地,以及國際知名的國家治理和區域研究學術機構。
進行基礎性、理論性、學術性、戰略性研究是臺灣研究院的特色和長處。自成立以來,我院學者出版學術專著30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3000多篇;共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及其他國家級重大項目十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的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50多項;在國家以及教育部、省、市社會科學成果的各項評比中,本院撰寫的著作、論文共獲得優秀科研成果獎300多項。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在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的評比中兩次獲得“優秀”。
在進行基礎研究和理論研究的同時,我院始終堅持體制創新和觀念創新,還注重開展現實問題的研究,發揮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作用,不僅承擔和完成各級對臺工作部門委托的大量調研課題,還主動開展涉臺調研和橋接實踐活動,對接國家和省市對臺工作需要,做到“頂天立地”,在為黨政部門提供決策參考、社會咨詢服務等方面都取得豐碩成果。
我院學者不僅僅埋頭于案牘文本,還通過各種講座、報紙、電視、新媒體等發出廈大臺研院的聲音,力求透過理性、客觀、全面、深入的分析,詮釋大陸對臺政策,展現大陸的誠意和善意,降低兩岸的敵意,增進民眾間的了解和共識。
我院主辦的《臺灣研究集刊》創刊于1983年,是祖國大陸最早創辦的專門研究臺灣問題的學術期刊,是被海內外學術界譽為在臺灣研究領域具有重大影響的權威刊物,已先后列入“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核心期刊”,并于2001年入選“中國期刊方陣”。在影響因子方面,《臺灣研究集刊》排在港澳臺問題類刊物的第一位。從2010年第1期起,《臺灣研究集刊》正式從季刊改為雙月刊。
我院是目前大陸最大的涉臺人才培養基地,三十多年來已經向各級各類涉臺工作部門和輸送了大量的涉臺專業人才。我院的人才培養全面貫穿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實務部門人員的繼續教育全過程。我院以育人為根本,遵循人才培養規律,重點造就一批引領學科前沿的學術拔尖人才、一大批適應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實務工作人才以及大批國家需要的從事臺灣研究和兩岸交流研究的高層次專門人才。本院已經初步形成“以創建‘臺灣研究’新興交叉學科為動力、以實踐教學訓練基地建設為載體、以開創涉臺事務人才培養新模式為導向”的多元化人才培養格局,并成為兩岸涉臺學科與涉臺事務創新人才培養的高地。
1981年臺灣研究所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是全國最早招收臺灣研究研究生的單位。目前,本院擁有政治學理論、國際關系、區域經濟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經濟法學、臺灣研究交叉學科等博士點,中外政治制度、區域經濟學、中國史、中國現當代文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臺灣研究交叉學科等專業碩士點。
三十多年來,本院共招收博碩士研究生約600人,其中臺灣學生50多人。截至2017年6月,本院已經畢業博士研究生53名,碩士研究生216名,院友遍及政府、新聞、教育、科研、工商等各行各業,大部分都在從事與涉臺相關的工作,很多院友已經成為各個單位的業務骨干。
本院還鼓勵教師為廈大其他院系開設本科生課程或作專題講座,以增強本科生對臺灣知識的了解,拓寬他們的知識面。自2004年以來,本院教師已利用短學期為本科生開設全校性選修課程60多門,作專題講座300余場。
為適應在職人員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的需要,本院還成立繼續教育中心,為社會各界的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提供服務。
我院文獻信息中心入藏的圖書以臺版為主,近5萬冊,臺灣報刊資料合訂本近2萬冊,電子資源有臺灣《中國時報五十年全文影像》數據庫、臺灣《文獻叢刊》數據庫、《臺灣期刊論文》、《臺灣博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等;此外本中心還陸續開發了《臺灣研究集刊全文》光盤檢索、“本院入藏臺港期刊臺灣研究論文目錄索引”、“大陸地區臺灣研究論著目錄索引”等數據庫。本院將致力于用先進的信息資源管理理念,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構建海峽兩岸最有特色、高水平的臺灣文獻信息收藏與檢索平臺之一。
促進和深化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爭取國際社會對我國解決臺灣問題方針政策的理解和支持,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我院的重要宗旨之一。我院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兩岸和國際合作交流,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通過舉辦各種學術論壇或學術研討會、簽訂交流合作協議、邀請海內外一流學者講學、選派師生赴境外進行學術交流等方式,不斷先行先試,探索對臺對外交流合作的新模式,以求達到“提升研究水平、培養高端人才、增進兩岸理解、擴大國際影響”的目的。
對臺交流是我院對外學術交流的重中之重。我院學者每年參加境內外各種學術研討會上百場次,每年赴境外進行學術交流的教師和研究生超過100人次;每年接待自臺灣的專家、學者及其他各界人士都在500人次以上。除了創造條件讓每位學者每年都有機會到臺灣進行短期參訪和參加研討會外,我院更鼓勵學者到臺灣進行中長期的蹲點研究,在臺北、臺中、高雄、金門設立四個駐點研究室。近年來,我院每年都選派師生赴臺進行為期一個月至半年的學習和研究。
除了加強與港澳臺的交流外,我院在堅持“一個中國”,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前提下,擴大與美國、歐洲、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相關臺灣研究智庫和政府部門的聯系,掌握國外臺灣研究和臺海政策的前沿動態,搭建制度化的臺灣研究國際學術交流平臺。近年來,我院與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馬里蘭大學、首爾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倫敦政經學院、柏林洪堡大學、東京大學,以及布魯金斯學會、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蘭德公司、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史汀生中心、美國進步中心、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院、韓國統一研究院等國際知名高校和智庫建立起學學術交流關系,鼓勵研究人員到國外參加學術研討會、進行學術參訪、擔任訪問學者,同時邀請知名的國外專家來院座談、講學。
近十年來,我院共有120多人次赴美、日、歐等國家或地區進行講學、短期研究和參加研討會。2004年以來,我院有三位學者受美國駐華大使之邀,參加美國國務院的“國際訪問者項目”,一位入選中美富布賴特學者項目。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外交部門官員多次到訪本院,
作為大陸臺灣研究的南方重鎮和重要智庫,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是院黨政領導班子的首要任務。研究院嚴格執行黨政聯席會制度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在決策過程中,注意把握方向和原則;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做好統一思想工作,發揮院黨委的政治核心和保證監督作用。堅持談心談話制度,抓好干部經常性監督管理。院黨委強化從嚴治黨、依規管黨人人有責的意識,切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強化“一崗雙責”,形成壓力傳導、層層抓落實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格局。院黨委承擔起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書記嚴格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督促班子成員認真履行“一崗雙責”。落實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制度,按照規定公開公示黨務院務,加強民主監督。
中部培訓網梅州站,是梅州領先的培訓資源整合平臺,匯集梅州地區培訓機構信息、梅州地區培訓課程信息、梅州地區培訓資訊信息,是梅州最大的求學網站!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公辦全日制高職院校,本站專門發布最新學校資訊、通知公告、校園動態、師資隊伍、校園文化等信息。
西安技師學院是一所公辦院校,學院以“誠信辦學”的理念,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科技人才。
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始建于2001年11月,是一所納入國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由四川外國語大學與重慶南方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經...
曲靖師范學院地處我國第三大河珠江的發源地、云南省第二大城市、爨文化的故鄉、“全國十佳宜居城市”——曲靖市。學校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07年開辦的“師范傳習所”...
考試吧--中國教育培訓第一門戶,百萬考生首選,提供計算機考試、外語考試、資格考試、學歷考試、會計考試、工程考試、醫學考試類等128種考試信息及培訓服務,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