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簡稱“寧大”,學校坐落于賀蘭山下有著“塞上湖城”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銀川市,是教育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的以文、理、工、農為主體的綜合性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高校,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和“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是國家教育部首批批準的招收留學生和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高校。
學校設有人文學院、政法學院、外國語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教育學院、阿拉伯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數學計算機學院、物理電氣信息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資源環境學院、葡萄酒學院、農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體育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民族預科教育學院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23個二級學院和1個獨立學院寧夏大學新華學院,以及繼續教育學院和遠程教育學院。共有73個本科專業。
學校有在校教職工2700余人,學校專職教學科研人員中高級職稱人員占65.7%,碩士以上學位人員占85.3%。有"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萬人計劃"第一批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1個,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7個。柔性引進院士26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7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三層次15人,入選寧夏回族自治區"新世紀313人才工程"28人,1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人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人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1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7人享受"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15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被遴選為教育部中文、物理、生物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入選寧夏回族自治區"塞上英才"工程,10人入選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外引才百人計劃",8人入選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內引才312工程"。
學校有國家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設項目1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110項。
學校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8個自治區重點學科,7個"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個"211工程"重點培育學科,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6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民族學、水利工程、草學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設有能源化工、設施農業、生物技術、生態恢復、土建與水利工程、草畜產業等11個自治區院士工作站。現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1個、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設項目1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170項。
2006年-2014年,學校先后承擔自治區級以上科技項目1500余項,經費總量3.3億元,2012年度總經費超過了1億元。2013年度經費較2012年增長10%,達到1.1億元。先后承擔和完成了"西北干旱冷涼區設施園藝節水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等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環境安全重大問題研究"等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項目和課題。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20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3項,寧夏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61項,寧夏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160項。在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創新獎、自治區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等方面實現了突破。
無憂答案網提供遠程教育、網絡教育成教等在線作業答案,努力打造成國內最專業的遠程教育輔導社區。
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是于2002年2月19日經**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一所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院是集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校招生信息網-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校創辦于1959年,1999年經教育部批準,由廣東交通學校、廣東省航運學校合并組建而成。
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招生網站
華東理工大學原名華東化工學院,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學和震旦學院,是1952年由交通大學(上海)、震旦大學(上海)、大同大學(上海)、東吳大學(蘇...
艦娘百科是專業的艦隊Collection百科平臺,專業為你提供有關艦隊Collection的相關信息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