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開放大學其前身為創建于1979年的徐州市廣播電視大學。2013年7月10日,徐州開放大學建設方案經省政府同意,江蘇開放大學建設領導小組審核通過(蘇開建辦〔2013〕3號)。2014年4月,經市政府批復同意更名為“徐州開放大學”。
2015年4月21日,經徐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徐州開放大學、江蘇城市職業學院徐州學院、江蘇省徐州市中等專業學校合并辦學,采取一套班子三塊牌子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本專科學歷教育、三年高職、五年高職、三年中專”等一體化辦學新格局。
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學校所轄沛縣、邳州、豐縣、賈汪、睢寧、銅山、新沂、大屯煤電8所分校。現有三個校區,湖北路校區位于風景如畫的云龍湖畔,音樂廳旁;高職校區位于徐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專校區位于徐州文博園(原食品城)南。
學校專業特色鮮明,師資隊伍結構優良,教學儀器設備先進,各項管理嚴格規范,黨建工作不斷創新,辦學基礎條件完善,校園安全和諧穩定。先后為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出各類中、高級應用型人才10余萬名。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校本部現有各類在校學生9000余人。
學校黨委、行政高度重視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在迎接“全國示范性基層電大”評估驗收,以及創建開放大學過程中,先后投入資金六千余萬元,改善辦學條件。始終把提高辦學能力和教學質量作為核心任務,堅定不移的堅持以招生為龍頭,以教學為中心,以就業為支撐,不斷探索具有徐州特色、靈活開放的學習制度和辦學模式,為完善徐州市全民學習、終身教育體系,構建學習型社會,實現徐州建成蘇北教育現代化的先行區、示范區做出應有的貢獻。幾年來先后榮獲了“江蘇省文明單位”、“徐州市文明單位”、“全國示范性基層電大”、“全國統一考試優秀考點”、“全省系統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省系統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全省退役士兵教育培訓工作先進單位”、“市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市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30多年前,經歷了十年文革的中國百廢待興,迫切需要解決人才奇缺問題。1977年10月,鄧小平會見來華訪問的英國前首相愛德華.希思,了解到英國利用電視等現代化手段辦“開放大學”的情況,他提出在中國也要辦一所這樣的大學。1978年2月6日,小平同志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局2月3日《關于籌辦電視大學的請示報告》上親筆批示:“同意”于是一所沒有圍墻卻校園最大,一所投入最小卻見效最快的“中國最大”的大學,橫空出世!
徐州市廣播電視大學也和全國各地方電大一樣,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誕生了。30多年來,學校經歷了利用廣播電視手段為“文革”中被耽誤的青年提供高等學歷補償教育的初創階段;經歷了多途徑、多形式辦學,教學方式從單一走向多元的探索階段;正在走向搭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大平臺的飛躍階段。現在國家提出以廣播電視大學為基礎建設開放大學,這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的一件大事,是加快構建國家終身學習體系的又一項重大戰略舉措。電大再度站在社會改革發展的前沿,歷史又一次賦予電大嶄新的使命。開放大學“基于電大”又“新于電大”,它是教育發展的重大創新與跨越。
徐州開放大學是徐州市人民政府直屬的以成人學歷教育為主的地方高校,為徐州市民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以開放的模式和信息化手段,主動吸納和共享各類教育培訓資源,采用靈活的管理和運行機制,為實現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提供學歷繼續教育和非學歷教育服務,逐漸成為徐州市民身邊的、沒有圍墻的新型大學。
徐州開放大學著眼于滿足徐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需要,落實好徐州市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對教育事業的新要求,完善市民終身學習“一站式”服務,堅持以開放教育為主體,以中職教育、高職教育和社區教育(老年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為支撐的“四位一體”辦學模式,面向全體社會成員,堅持學歷繼續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開放教育與中高職教育并舉,社區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相融合,努力做好學習成果的積累、認證、轉換工作,搭建終身學習的“立交橋”,為徐州終身教育體系構建和學習型城市建設服務。
軟件自學網是一個分享AutoCAD、PS、flash、3DMAX 、PROE、Excel、Word、CorelDRAW、UG、ProtelDXP、AI,英語等各...
宿遷青華中學創建于2003年,直屬于宿遷市教育局,是宿遷市委,市政府重點打造的民辦教育工程,由知名企業家張恕生先生投資主辦.學校坐落在市中心,交通便利,環境幽雅...
信陽雞公山少林武術學校是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一所文武兼修的特色學校。
貝拉米成立于2004年,最初是一個家庭經營公司。后來貝拉米成為了澳洲首個生產有機嬰兒配方奶粉的公司,產品銷量在澳洲市場排名第一。
國家醫考-張博士醫考-國家醫考網,張博士醫考中心,張博士醫考網校,北京張博士,中國超大型國家醫學考試網站
革特打擊樂是專業的架子鼓爵士鼓打擊樂教育教學機構,包含架子鼓教學視頻、節奏之旅,架子鼓師資認證等課程及新聞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