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歷程,斯文一脈相承。現廣東實驗中學初中校區原為明清廣東貢院,1872年清政府于此設立留美幼童先修班,是為廣東實驗中學立教之始。1909年,清政府在貢院至公堂設立兩廣優級師范學堂附屬學校,后改名為廣東高等師范學校附屬中學和附屬小學。1924年,孫中山先生發布大元帥令,將廣東高等師范學校、廣東公立法政大學、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合并,升格為國立廣東大學,附屬中學隨之更名。其后,學校經過多次合并、重組和更名,先后易名為華南師院附中、中南(廣東)科技學院附中、廣東實驗學校、廣州市第六十中學等,并于1987年定名為廣東實驗中學。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創立廣東大學(后改名為中山大學),學校將1924年定為我校的立校元年。九十六年以來,校名雖幾經更迭,但省實人始終秉承“愛國、團結、求實、創新”的校訓精神,只爭朝夕,敢為人先,追求真理,為國育才。學校逐步形成了“以人為本,以德樹人,以質立校”的辦學理念和“實驗性,創新性,示范性”的辦學特色,培養了包括鄧錫銘、黃耀祥、范海福、蔡睿賢、姜伯駒、岑可法、鐘南山等院士在內的萬千優秀學子。目前學校形成了“一校十門”的集團化發展格局,示范輻射作用不斷擴大。
師者樂教得其所,悠悠師鐸傳四海。在省實,有一支師德高尚、愛生樂教、業務精湛、勇于創新的高水平、高學歷教師隊伍。現有在職特級教師5人,中學正高級教師7人,中學高級教師22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8.4%;現有碩士221人,博士12人,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5%。這支團結優秀的團隊,以百年名校的辦學傳統為滋養,以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為準繩,為全體學生的蓬勃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一批教學骨干常年活躍在國家、省、市各學科的專業學術團體中,成為頗具影響的名師、專家。
金聲玉振傳道義,實驗創新綻芳華。廣東實驗中學秉承“愛國、團結、求實、創新”的校訓,牢記“立德樹人”的初心,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立足“以人為本,以德樹人,以質立校”的辦學理念,堅持“實驗性、創新性、示范性”的辦學特色,耕植“實驗區里的試驗田”,勇當“先行區里的先行者”,努力成為廣東基礎教育的領頭羊。作為一所以“實驗”命名的學校,省實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學實驗和教學課程創新,在學制改革、教法創新、教育技術、教學評價等方面大膽試驗,銳意創新。早在上世紀60年代,學校就進行了從小學到中學“十年一貫制五三二分段”的學制改革實驗;70年代,我校成為廣東省首個引入靈格風教育的學校;80年首創課時改革,率先將每節課時改為40分鐘,后被全國推廣實行;90年代實行綜合能力考試,推進教學評價改革;發展計算機課程,省實成為全國十八所計算機教育實驗學校之一。步入21世紀,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成為廣東省素質教育新課程實驗樣本校;2015年以來,學校獲得全國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廣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一項、一等獎四項。九十六年來,省實人以“求實”為槳,以“創新”為帆,在波瀾壯闊的時代浪潮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武漢北大青鳥宏鵬魯廣校區專業從事IT計算機培訓,教程包括J**A教程、WEB前端教程、SEO教程、網絡營銷教程等。
皖南醫學院地處素有“長江巨埠、皖之中堅”之稱的歷史名城——蕪湖市,瀕臨浩瀚長江,匯集江南神秀。學校建于1958年,時為蕪湖醫學專科學校;1971年并入安徽醫學院...
吉林大學網絡教育學院為考生提供網上報考及現場刷身份證,公布考試時間及入學測試和錄取查詢報考學校有吉林大學網絡教育、東北師范大學網絡教育、國家開放大學網絡教育為學...
青島恒星科技學院,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國家教育部備案全日制民辦普通高職專科學校
Weblioは565の専門辭書や國語辭典、百科事典から一度に検索する辭書サイトです。
專業提供互聯網信息資訊,電腦學習,電腦辦公,網絡編程,DIY硬件,電腦維修,電腦操作系統,在線幫助各位網友解決各種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