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是上海交通大學歷史最悠久、最具特色的學院之一。學院發展始終與民族興衰、國家命運休戚相關,在時代洪流中鏗鏘前行、弦歌不輟。學院前身可追溯到1907年,交通大學開中國之先河成立鐵道科,6年后定名為土木科。隨著國家經濟建設和基礎設施的需求,1943年,交通大學成立造船工程系;1958年創建工程力學系; 1985年,恢復建立土木建筑工程系;1992年成立建筑工程與力學學院;1997年成立國際航運系(今交通運輸工程系),并成立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2003年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與建筑工程與力學學院合并組建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
歷經百余年春秋,船建學院勤耕不輟,始終秉承“飲水思源,愛國榮校”校訓,積極發揮學科優勢,為國家和社會培養輸送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2019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院士,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總設計師朱英富院士,中國第一臺7000米載人潛水器(蛟龍號) 總設計師徐芑南院士,中國第一個海防導彈固體發動機總設計師王禮恒院士,“港珠澳大橋”專業護航、隧道與地下結構工程專家孫鈞院士,中國土木工程學家、橋梁專家、工程教育家茅以升院士,中國水利水電工程專家、工程教育家張光斗院士等一大批優秀人才,服務國家民族之振興。
學院擁有四個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工程力學、土木工程和交通運輸工程,承載著學校賦予的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和服務國家戰略、區域發展的重要任務。擁有2個教育部“雙一流”建設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土木工程)、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力學)、2個上海市重點學科(流體力學、巖土工程),并建有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動站。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在2019年軟科世界大學一流學科排名位居第1名,土木工程學科躋身2019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第27名。在國家建設海洋強國的關鍵時期,船建學院主動服務學校大海洋戰略,以船舶與海洋工程為核心,土木工程、工程力學為骨干,交通運輸工程為支撐,依托學院的國家及省部級科研基地、交叉研究平臺,對接國家海洋強國、“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需求,服務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群建設。
學院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緊跟海洋強國、交通強國、“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工程技術應用和開發研究,加強創新團隊和創新平臺建設。年度科研經費逐年增長,2019年經費達2.66億元。近十年學院科技成果省部級以上獲獎百余項,“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研發與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求解力學中強非線性問題的同倫分析方法及其應用”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4000米級深海工程裝備水動力學試驗能力建設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500米深海觀測和取樣型ROV系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海洋立管渦激振動實驗技術開發與應用”獲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特等獎;“深水鉆井隔水管渦激振動預報及抑制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降雨誘發堆積體滑坡機理和風險控制研究”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學院擁有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深海技術試驗大型科學儀器中心、海上智能裝備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水動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公共建筑和基礎設施數字化運維重點實驗室、工程力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支撐船海、力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等多學科創新與交叉的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平臺,船海工程試驗中心、船舶操縱與控制實驗室、水下工程實驗室、水聲工程實驗室、動力裝置及自動化實驗室、船舶與海洋工程CAD/CAM實驗室、智能交通與無人機應用研究中心、船舶數字化虛擬現實實驗室、船舶與海洋工程內波實驗室、船舶先進制造實驗室、土木工程實驗中心等一批世界級研究設施為科學研究、教書育人提供國際水平保障,服務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科技成果轉孵化和經濟社會發展。
學院現有教職工396名,其中專任教師216名,正高級職務65名、副高級職務107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34 名,其中海外博士學位教師52人,占專任教師比例為24.07%。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 名(其中雙聘院士1名)、 中國工程院院士4 名(其中雙聘院士3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席教授8名,青年長江2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3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項目獲得者 1 名,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1 名,上海市領軍人才4名,閔行領軍人才3名。學院始終將師資隊伍建設擺在優先戰略地位,致力于師資隊伍結構的優化,建設一支高水平師資隊伍,積極打造“近者悅而盡才,遠者望風而慕”的人才生態。
學院對接“雙一流”建設目標,積極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落實與海外高水平大學的合作計劃,與密西根大學等38所世界百強大學和研究機構簽署合作意向,開展學位課程聯培及短期交換等項目,范圍涵蓋學院所有學科。自主創辦全英文國際學術期刊《JOES》進入ESCI,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深層次多角度地構建并推進國際化戰略。
學院現有在讀學生213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725人,碩士生821人,博士生476人,留學生112名。學院始終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首位,注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深入推進以價值引領為核心的“四位一體”育人理念。學院擁有精品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上海市精品課程7門。學生在全國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等科技競賽及社會實踐活動中累計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百余項,本科生參與大學生創新實踐計劃的比例超過八成。同時,學院近年每年超過70%的應屆畢業生進入國家重點單位、行業就業,奔赴到祖國需要的大江南北。
學院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四個服務”為宗旨,牢記立德樹人、教書育人這一根本任務,勇攀科學高峰、堅持自主創新,加快“船海工程與科學”一流學科群建設,在國家海洋強國、交通強國戰略實施中貢獻世界一流大學和學科的力量。著力推進育人優先、人才強院、交叉融合、文化引領四大戰略,奮力建設學科特色鮮明、學術氛圍濃厚、高層次人才匯聚、育人成果突出、治理規范有序、合作開放包容的世界一流學院。
建設工程教育網專業從事建筑工程行業執業資格考試培訓,主要提供建筑工程行業方面的考試輔導、網絡培訓、遠程教育、繼續教育等服務。
詩詞名句網———收錄古詩詞近30萬首,詩句300萬條,包括繁體版和簡體版;提供高速精準的詩詞、詩句、句首、句尾等查詢服務。同時還提供史書典籍、謎語、歇后語、腦筋...
評書吧是專業的評書網,提供單田芳,袁闊成,劉蘭芳等眾多名家的經典評書,完全免費的在線收聽和高速下載,及時提供最新的評書和有聲小說作品,全力打造最優秀的評書網站
商學院是金陵科技學院辦學規模最大的二級學院之一,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余人,并承擔龍蟠學院和國際教育學院近2,000人的教學工作。設有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
Souka是一個可以背單詞的日語學習社區上線的卡片式背單詞,預習、復習、聽寫訓練手機端應用,提供例句分詞,假名旁注標記;單詞例句真人發音;日語詞匯量測試;支持離...
愛學藝網致力于打造中國最專業、最權威、最全面的藝術技能學習平臺。用戶可以進入愛學藝網進行音樂、曲譜、歌詞、舞蹈、書畫、運動、武術等各種藝術、興趣愛好的分享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