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三和專修學院始建于1993年,最早是由寶雞市教育局批準成立的“寶雞三和公關旅游培訓學院”,1996年經寶雞市教育局批準更名為“寶雞三和公關商務培訓學院”,1998年經陜西省教育廳批準更名為“陜西三和專修學院”。2005年依托學院增設“陜西三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010年經陜西省教育廳批準設立鄭州大學現代遠程教育陜西三和專修學院學習中心,學院以為部隊委托培訓護士為特色,實行軍事化封閉式管理,培養的學生守紀律,能吃苦,專業能力強,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的好評,20年來已累計為社會輸送各類實用型人才近4萬人,就業率達95%以上。
學院占地366.4畝,建筑面積11.9萬平方米,教學儀器總值1374.7萬元,現有教室135間,其中多媒體教室58間,計算機房5個,圖書館1個,閱覽室2個,學生公寓9幢,學生餐廳4個,校醫室、健身房等設施一應俱全。開設有護理、口腔工藝技術、藥劑、醫學影像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汽車美容與裝潢、中餐烹飪、美容美發、焊接技術、數控技術、計算機及應用、保衛、學前教育、旅游服務與管理14個專業,學院共計65個教學班,在校各專業學生4740人,其中護理專業學生4231人,全院男生621人。
學院固定資產過億元。占地500畝,位于炎帝故里、周秦文化發祥地、文化底蘊豐厚的古陳倉寶雞市寶平路14公里處。教學樓6棟,8個教學區,各類教室、操作間、實習室300余間;各專業試驗、實習設備6000余件;學生公寓樓14棟;可容納千人的大禮堂及廣場5處;餐飲中心4處,回民餐廳1處;圖書館、計算機中心、校醫室、洗澡堂、洗衣房、購物超市、健身房、游泳池、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室內室外溜冰場等學習、生活配套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學院環境優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綠化面積達50%。
現有教職員工230人,教師122人,學院教職工隊伍穩定,教學和管理規范,校園建設形成一定規模。學院堅持依法辦學、誠信辦學、特色辦學,先后榮獲“中國民辦教育百強學?!?、“陜西省民辦職業教育示范學校”、“陜西省明星學?!薄笆屑壩拿餍@”等稱號。
學院多年來始終堅持誠實守信、依法辦學的原則
1、從嚴教育
中國自古就有“嚴是愛、松是害”之說,更有“嚴師出高徒”的真理。因此三和學生每天從早操、早讀、三餐、正課、課外活動、晚自習、熄燈都有嚴格的規定和時間要求,既保證了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又讓學生養成了就業上崗后按時上下班、遵守時間的好習慣。學生只要違犯《學生守則》的任何一條,輕則寫檢討,重則課余要義務勞動。在三和不能留長發、怪發,不能講方言,不能邊走邊吃,不能談戀愛,每天要穿統一校服,男女生不能互竄宿舍等等。學院所做的一切都在為學生走向社會上班工作做準備……
2、賞識教育
中國的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太切了。因此,恨鐵不成鋼,批評指責也就多了。更有部分家長當眾責罵自己的孩子,傷孩子的自尊心,更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有的孩子甚至因此自暴自棄。來到三和,老師會告訴學生:誰先懂事,誰先成才,誰能自信,誰就成功;當初不是學習不好,是根本就沒有認真、刻苦的學;應該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學院通過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和專業技能比賽使每個同學都會發現自己身上的亮點,這就大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由此引發無窮無盡的激情和動力,有了動力,不想進步都不行。
3、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在中國,孩子做的事情都被父母包辦了,更犯愁的是老人們的隔輩親,孩子犯了錯,父母還管不成。都已是初、高中畢業生了,話說不好,事做不成,如今的孩子吃不了苦,自私已成了通病,更體會不到什么是挫折。來三和首先是吃苦訓練,早上規定每人最少要跑2000米,體育課有體能訓練,從打掃宿舍、教室衛生到公共場所以及全院環境衛生,從每個班輪流幫灶到去小賣部參與售貨賣東西,從團委志愿者到值崗訓練,從勤工儉學到班級、學生公寓樓的管理全是學生參與。特別是堅決要求學生寒暑假參加社會實踐打工,使大部分學生從理想的王國回到現實的天地,為畢業后走向社會打下堅定的基礎。
4、技能教育
從學生踏入三和校門的第一天起,學院就給學生反復教育:來三和不是上小學和中學,從這里畢業就要直接步入社會上崗工作;來三和就是學技能、學動手能力,什么事知道了還不行,要的是會干,還要干好、干成?!坝屑寄茏弑樘煜?,無技能寸步難行”,“進校如進廠,上課如上崗”這樣的理念已深入三和學生的心中。技能教育既是現實教育,又是就業教育,讓學生早早明白來三和不是當研究生,而是做一個有技能的勞動者。例如護理讓學生知道“白衣天使”到了醫院每天都要打針送藥,鋪床疊被,甚至侍候病人吃喝拉撒等等,烹飪專業不但要刀功好,做出美味的菜肴,還要讓客人滿意,避免退菜,否則會被老板辭退。當明白了這些道理,就大大激發了全院學生苦練技能的熱情。
為中專生找出路:凡是本科生、大專生看不上干的,下崗職工、農民工不經過培訓又干不了的各種職業,就是中專生的工作。
給大專生謀發展:三和大專生除了和公辦大專生一樣上理論外,更注重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生一到工作崗位,就能夠勝任工作。
幫職教生求生存:來三和學職業技術的學生分兩類:一是家庭經濟情況不好;二是在社會上打了幾年工,發現沒有一技之長不行。學院給他們主要是定單式培訓,單位需要什么人,什么工種,干什么活,就在學校里教怎么干,一到單位就能勝任工作,經過幾年的磨練, 同樣可以很出色。
5、素質教育
三和要求每個學生做到“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講、走出去能干”,這就是素質教育的真實寫照。
心理準備:教育學生人生之路是很艱辛的,特別是30歲以前更艱難。小樹是一年一年長大的,日子是一天一天過紅火的,不要有仇富情緒,更不要有社會不公的心態。要的是去勇敢的面對現實,珍視人生、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奮斗拼博。
廣交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每個人生活和生存的必然要求,是事業發展的基本條件,要學會融入社會、聚合人氣、展示自己、推銷自己,只有這樣,才能適應今天快速發展的新形勢。
適者生存:教育學生走向社會既要遵紀守法、講求公德,又要學會挑戰、學會競爭,力爭在所學專業里求生存,求發展,實在行不通再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多元培訓:在三和除按教育部規定的教學大綱上課外,學院還增加法律常識、人際關系、心理學、書法、演講口才等十二大技能課,以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練功活動:學院創造性開展“全員練功活動”,全院師生員工均按職業要求和學習、工作、發展需要大練實用基本功和專業基本功,有效地促進了職業素質強化訓練活動的落實。
6、感恩教育
在三和感恩教育就是知足教育。古人云“知足者長樂”,一是感恩父母,讓學生明白,沒有父母就沒有自己的存在,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孩子近二十年,為你做飯洗衣,供你念書上學無怨無悔,普天下最無私的愛來自父母,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全部,為了孩子,父母都可以付出一切;二是感恩社會,沒有祖國改革開放,就沒有民辦院校。過去考不上高中、大學只有待業,全球暴發金融危機,國家各行業資金緊張,但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民族的希望,國家仍實行助學金政策,所有上中專的學生,兩年期間國家資助3000元。學會感恩、學會知足,學生思想變了,心態隨之也好了,同學們之間的友情加深了,團結了,更懂得回報父母、回報社會、感恩一切,在感恩中發憤學習、在感恩中追求超越。
安徽蕪湖技師學院,是一所培養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的綜合型高職院校,是國家重點職業學校和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蕪湖汽車工程學校為學院附屬普通中專學校。
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JiangSu XinHai Senior High School)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學校是連云港市首批國家級示范高中、江蘇省首批18所重...
How234是一個生活技巧知識視頻內容平臺,專業為你發布有關生活、教育、美食、健康養生、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內容。
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遼寧稅專
思而學教育網專業為廣大學生提供教育資料、考試輔導、培訓課程、在線考試、網絡課堂等綜合教育服務。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位于獲得“聯合國最佳人居環境獎”的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揚州市,坐落在揚州市揚子津科教園區,校園風景秀麗,環境優美,學術氛圍濃郁,是讀書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