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華大學,簡稱北華,坐落在中國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省屬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重點大學,“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1999年經教育部批準,原吉林師范學院(1906年清政府創辦,省立院校,中國第一批師范院校)、吉林醫學院(1928年孫宗堯創辦,省立院校)、吉林林學院(1952年吉林省創建,省立院校)、吉林電氣化高等專科學校(1920年創建,中國冶金部直屬院校)合并組建成北華大學。
學校有東、南、北三個校區,占地面積269萬平方米(含實驗實習基地),建筑面積8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87億元,館藏圖書307.8萬冊。學校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25296人,成人教育在籍學生16814人。學校設有80個本科專業,1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7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
學校現有教職工2584人,其中專任教師1648人,具有高級職稱人員765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370人;共享4名兩院院士,153位校外高級專家作為兼職或客座教授,擁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學者4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6人;具有長白山學者、省高級專家、省拔尖創新人才、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等稱號高層次人才93人。
學校有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北華大學-吉林省蛟河林業實驗區管理局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農學)、北華大學-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方廣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臨床技能綜合培訓中心(醫學);1個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電氣工程與自動化);10個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醫學檢驗與測試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工程訓練中心、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臨床醫學技能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電氣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森林植被與生態實驗教學中心等);2個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基地(機電集成技術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基地、自動化技術創新實踐基地);國家級精品課1門(森林植物學),省精品課程31門,省優秀課程60門;6個國家特色專業(臨床醫學、機械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園林、醫學檢驗、林學);13個省級“十二五”本科特色專業(臨床醫學、機械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園林、醫學檢驗、林學、英語、數學與應用數學、工商管理、藥學、護理學、歷史學、漢語言文學);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0個。
另外,學校是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學校、國家大學英語改革示范學校、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學校、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培訓基地、全國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吉林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吉林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基地。
學校有1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 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了10個學科門類;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7個省重點學科。
學校與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加拿大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61所院校或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系,是國家第二批來華留學示范基地,2014年被評為全國來華留學生教育先進集體。2006年8月教育部批準學校成為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2007年學校與韓國江原大學共建孔子學院。經孔子學院總部批準,學校成為首批接收孔子學院獎學金院校。
據2015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館藏圖書307.8萬冊,涵蓋林、醫、師、工、管、文等多學科,其中紙質圖書204.2萬冊,電子圖書103.6萬余冊;中外文期刊1999種,電子期刊7000種;館藏古籍圖書、港臺文獻、建國前精裝報刊和地方文獻等3萬余冊。各類專業數據庫25個,其中自建數據庫3個。
學校聘請外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200余人次,派出中青年骨干教師、科研與管理骨干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韓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訪學、科研合作、參加國際學術會議240余人次。
中國特殊教育網的宗旨是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教育方針為指導,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探索各類特殊教育的規律,為我國特殊教育的發展和**服務。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好好孕育兒網作為國內專業的育兒門戶網平臺,專業提供最全面實用育兒知識、懷孕知識、分娩常識等。
廣州市團校創建于1950年5月,先后在廣州怡樂村、白鶴洞、荔灣東路、長堤、夏茅等地設立過校址。“文革”期間停辦,1980 年 6 月經中共廣州市委批準復辦。 現...
白山中公教育專業提供白山的人事考試、公務員考試信息以及事業單位招聘信息,包括報名入口、職位表、成績查詢、面試培訓輔導等。
家庭教育網是一個專注于服務于中國家庭以提升家長家庭教育水平及解決家庭教育方面問題的家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