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工程學院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工、管、文、理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學。
學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早在1951年9月到1953年7月間,為在短時期迅速恢復和建立新中國基礎工業體系,發展國民經濟,經東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批準和籌劃,分別成立了長春土木建筑高級職業學校、長春測量地質技術學校、長春水力發電工程學校。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三所學校雖幾經易名,隸屬關系多次變更,但主要歸屬原冶金工業部和水利部管理,為冶金建筑、冶金地質和水利水電行業培養一線專門技術人才。1984年到1985年,經教育部批準,三所學校分別升格為長春建筑專科學校、長春冶金地質專科學校和東北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在此后十多年的專科辦學歷史中,三所學校培養的一線高級應用型人才在全國相關行業中得到廣泛贊譽,并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為推動我國高等工程專科教育發展,創造和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寶貴經驗,教務處曾兩次被教育部評選為“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務處”。 20世紀末,三校均被教育部遴選確定為全國示范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在當時全國高工專教育改革和建設中發揮了帶頭和示范作用。2000年2月,教育部正式批準三校合并組建長春工程學院。合校以來,學校辦學規模得到擴大,各項事業快速發展,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不斷提高,建成了以建筑、地質、水利、電力、機械、電氣工程等傳統工科專業為主,工學、管理學、文學和理學等專業門類交叉共存的人才培養結構和具有應用型教育特色的教學型大學。學校曾多次被吉林省政府、長春市政府授予“模范單位”、“精神文明標兵單位”等稱號,學校黨委被長春市委評為“先進黨委”。
學校擁有西校區(寬平大路)、東校區(同志街)和南校區(前進大街)等三個校區,占地總面積52.50萬?,各類校舍總建筑面積48.40萬?;運動場地總面積10.64萬?;固定資產總值3.97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1億元;圖書館館藏印刷型文獻119.2萬冊,電子圖書30萬種;校園網覆蓋全校,網絡教學資源豐富;建有工程訓練中心、電工電子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先進制造技術實踐教學基地、電力系統仿真實踐教學基地、土木工程施工工藝實踐教學基地、巖土工程與鉆探實踐教學基地、現代商務模擬實踐教學基地以及建筑設計研究院等17個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和84個校外實習基地;學校的配電自動化工程研究中心是吉林省首批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學校十分重視保持和加深與冶金、有色金屬、建筑、水利、電力等行業企業的傳統友誼和聯系,這些企業成為學校產學研合作教育的重要基地。
學校現有教職工1558名,其中專任教師777名,具有高級專業職務的教師363人(其中教授69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397人;5人入選吉林省級主講教授和中青年骨干教師;15人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和中華電力基金獎。
學校辦學以本科教育為主,保持適度規模的高職高專教育。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3517人,其中本科生12189人,專科生604人,高職生724人;另有非全日制成人教育學生1320人。
學校現有1個吉林省重點學科和2個校級重點學科,設有機電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能源動力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勘查與測繪工程學院、建筑與設計學院、管理學院、理學院、外語系、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人文社科部、體育部、計算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共16個教學單位。設有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程管理等27個本科專業和9個專科專業。
“十五”以來,學校高度重視教學研究與改革對教學工作的先導和促進作用,全校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有1712人次主持或參加了363項各級各類教研教改課題,其中教育部立項課題(含子課題)30項、省級課題78項;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4項,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19項;獲省級以上(含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優秀成果獎30項;出版教材和專著215部;建成省級精品課程和省級優秀課程21門。
學校堅持產學研互動發展,積極推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工作,努力為吉林社會、經濟發展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做貢獻。“十五”以來,我校教師主持和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239項,取得科研成果136項,其中4項成果獲吉林省科技進步獎;共發表學術論文1600余篇,被SCI、EI、ISTP 三大檢索收錄66篇。在節能建筑、污水處理、節水技術、供熱通風、勘查技術、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等領域形成了應用型研究特色。
學校始終堅持走國際化、開放式辦學道路,先后與德國奧爾登堡應用科技大學、俄羅斯南方國立大學、韓國蓮庵工業大學、英國佩思里大學、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等國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聯系和學術交流關系,互派專家、學者、留學人員進行學術交流,開展科研合作。學校設立了中青年出國進修專項經費,定期選派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近三年,共選派50余名教師赴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德國、荷蘭等國外高校進行短期訪學或進修。
在長期辦學歷程中,學校不斷傳承“篤行務實、艱苦奮斗、開拓進取、愛國奉獻”的光榮傳統,發揚“以人為本、嚴格管理、嚴謹治學、求真務實”的優良校風,始終將人才培養質量視為辦學的生命線,始終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綜合提高”的育人理念,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積極推進各項教學建設與改革,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八萬多名專業技術人才,他們大都常年奮戰在工程技術第一線,懂設計,精施工,會管理,思想穩定,環境適應能力強,多數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和業務中堅,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基層單位的廣泛贊譽,為發展我國建筑、礦業、水利、電力等基礎工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的大地上,凡有大型建筑工地、金屬礦山、水電工程和電力工業的地方,就有長春工程學院畢業生的身影和業績。
廣東理工職業學院成立于2005年,屬第三批A線錄取院校,學校主動適應廣東“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總目標的實現,積極融入廣東教育“創強爭先建高地”發展戰略。
北京中公未來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創業于1999年,是國內民辦教育知名品牌“中公教育”的主要實體,北京市民辦教育協會成員(理事)單位,中國十大知名職業培訓機構之一,...
暨南大學深圳旅游學院
河北北方學院坐落在素有北京“北大門”和“后花園”之稱的塞外名城張家口市。集長城草原之靈蘊,得張垣文化之精髓,辦學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是河北省西北部唯一具有碩...
天津市河西區教育局的主要職責,指導學校安全保衛和后勤管理工作;組織協調社會支教工作;落實全區教育系統的基本建設項目;推動落實學校技術裝備規劃;指導學校勤工儉學,...
歷史百科網羅了國內外各類歷史相關知識內容,內容涵蓋了中國歷史、世界歷史、野史秘聞、文史百科、歷史故事大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