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女子學院是由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山東省教育廳和山東省婦聯共同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山東省唯一一所女子院校,全國三所女子普通本科院校之一。
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2年的山東省婦女干部學校,1987年、1995年分別更名為中國婦女管理干部學院山東分院、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2010年改建為普通本科院校——山東女子學院。
學校以實施普通本科教育為主,同時承擔婦女干部培訓、職業資格培訓、成人學歷教育等任務。學校是山東省教師教育基地、全國和山東省婦聯婦女/性別研究培訓基地、全國和山東省家庭教育試驗研究基地、山東省性別平等研究基地、山東省高校婦女理論研究基地、山東省“十二五”女性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基地、山東省傳統文化重點教育研究基地、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山東省女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基地。
學校老校區位于濟南市市中區玉函路,新校區位于長清區大學科技園,總占地面積1100余畝,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設有外國語學院、教育學院、文化傳播學院、藝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院、旅游學院、社會與法學院、信息技術學院、基礎部、繼續教育學院11個教學院部,開設25個普通本科專業、3個校企合作本科專業、46個普通??茖I,34個成人本??茖I,涵蓋教育學、法學、管理學、經濟學、藝術學、文學、工學、理學8個學科門類,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2萬人。
學校專任教師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占39.4%,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占85.3%,其中博士44人。學校特聘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臺灣學者曾仕強、鋼琴家孔祥東等知名學者為客座教授。學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有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專家1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級優秀教師6人,建有省級教學團隊3個。
學校承擔了國家級卓越幼兒園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教育部重點教學改革項目,榮獲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建有省級品牌特色專業6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5門,承擔省級教改項目14個,獲批省級教學成果獎7項。學校教學儀器設備總值6500余萬元。建有校級綜合實驗教學中心1個,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計算機中心、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中心和學前教育、旅游管理、藝術設計等專業實驗(訓)中心10個,下轄62個實驗實訓室;建有校外實習、就業“雙基地”200余處。學校圖書館建筑面積2.08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00余萬冊、中外文期刊1200余種,電子文獻數據庫25個、電子期刊3900余種,建有先進的數字化圖書管理系統和300座的電子閱覽室。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先后與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俄羅斯、愛沙尼亞、芬蘭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建立了教育交流與合作關系,在教師互派、學生留學、課程教學、學術研究等方面開展長期合作。作為世界女子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學校不斷加強與國外女子高校的合作,與世界各地女子大學一道為推動全球女性高等教育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在國際女性高等教育方面產生了廣泛影響。
學校注重培育婦女/性別研究特色。1994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第一家研究婦女理論的專門機構——婦女理論研究所,多年來,根據經濟社會和婦女發展需要以及學校學科專業建設的特點開展婦女理論研究,形成了馬克思主義婦女觀、性別平等理論研究與實踐、女性高等教育、齊魯文化與山東女性發展、女性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等七個研究領域。學校“女性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基地”被評為山東省高?!笆濉比宋纳鐣茖W研究基地。近三年來,學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級合作課題7項,省部級課題185項、廳局級課題226項,獲省部級獎71項、廳局級獎402項。
創刊26年的《山東女子學院學報》是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全國地方高校精品期刊、山東省優秀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建有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性別平等理論研究”和全國地方高校名欄“女性與社會發展”,為全國三大婦女理論研究刊物之一,已經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引領先進性別文化的重要陣地。
學校注重發揮自身資源和婦女理論研究優勢,不斷提高服務經濟社會和婦女兒童事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積極打造婦女終身教育平臺,組織全省婦女干部培訓,承擔其他省市委托的婦女干部培訓,面向社會組織育嬰師、婚姻家庭咨詢師等職業資格培訓與考試鑒定,承擔全省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任務等。積極組織以服務婦女兒童為宗旨的社會實踐活動、婦女法律援助活動,組織“全運會”、“世博會”、“亞沙會”志愿服務活動,被“亞沙會”組委會確定為“第三屆亞沙會頒獎禮儀指定單位”。連續多年舉辦“女性生存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性別與社會”論壇、齊魯講壇——新世紀新女性論壇等學術活動。2014年,學校與中華女子學院、湖南女子學院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女子高等院校聯盟。
經過六十余年的積淀,學校形成了“坤德含弘、至善尚美”的校訓、“團結進取,求實創新”的校風、“嚴謹治學,言傳身教”的教風和“勤學慎思,求真敏行”的學風,以及“自強不息、百折不撓、求實創新、不斷攀登”的女院精神。結合女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學校開展“四自”教育、審美教育、愛心教育、勤儉教育、校史教育,培養女大學生博識大度、柔美堅韌、厚德仁愛、睿智優雅的女性特質。《女性學導論》必修課程,以及由人文社會科學、創新思維與能力、女性與社會、文化藝術修養、科學健身與綜合素質、語言訓練六大課程模塊組成的公共選修課程體系,在提升女性綜合素質、強化女性“四自”特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建校63年來,學校已為社會輸送各級各類優秀人才6萬余名,畢業生以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四自”特質突出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歡迎。多年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優質就業率逐年上升。2014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為97%,優質就業率達到80.98%,位居全省前列。
學校先后獲得全國和山東省“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學籍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教學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高等學校科研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成人高等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高校德育工作優秀單位、山東省高校校園文明建設優秀單位、山東省外事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山東省富民興魯先進單位、山東省教育工會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全國婦聯原主席彭珮云、顧秀蓮、陳至立等領導同志都曾蒞臨學校視察,對山東女子學院為推動婦女兒童事業發展作出的努力給予充分肯定,陳至立為學校題詞“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女子學院”。
古詩集網站收錄了海量經典古詩詞原文及翻譯、古詩詞大全、唐詩宋詞三百首、詩詞名句賞析、唐詩、宋詞、元曲三百首等。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處(簡稱“科技處”)為學校正處級行政管理機構,履行學校自然科學與技術研究及“四技服務”(科技開發、科技服務、科技咨詢與科技轉讓)工作的管理職能。
新東方前途出國(教外綜資認字 [2005] 380號 )——新東方旗下從事出國留學服務的專職機構。1996年成立以來,已經幫助數萬學子成功走出國門,主要業務包括...
山東省濰坊商業學校,是一所以商科為主的國辦全日制普通中專學校,隸屬于濰坊市教育局。有7個教學系部,開設15個中專專業,9個“三二連讀”大專專業、2個“3+4”中...
愛智康是為國內中小學生提供1對1教育服務的品牌,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漢等地成立分支機構,目前已有近100所輔導中心,數...
瀘縣第四中學是四川省重點中學,位于瀘州市中部,瀘縣東部,南依萬里長江的兆雅鎮,學校距瀘州市區16公里,瀘縣縣城33公里,重慶永川市6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