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位于創新求索、文化薈萃、包容并蓄的黃浦腹地,紅墻映日、梧桐環繞。其前身是由圣約翰大學醫學院(1896-1952)、震旦大學醫學院(1911-1952)、同德醫學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1997年,學校通過了“211工程”立項。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點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進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學院成為衛生部與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個重點高校中的一員。
歷經百余年的春華秋實和六十載的風雨征程,醫學院秉持“團結、勤奮、求實、進取”的院訓及“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的學院精神,始終以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真知、踐醫學之神圣為己任,與時代同呼吸、與社會共命運,在醫療衛生事業的壯美畫卷中留下了諸多濃墨重彩的筆觸,為社會輸送了7萬余名醫學人才。學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享有較高國際聲譽,優勢特色明顯,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成績卓著,集醫、教、研以及社會服務全面發展的研究型院校。
醫學院堅決貫徹“人才強院”的主戰略,切實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大師云集、人才薈萃。現有教職醫務員工25255名,專任教師640名,在職高級職稱2632人,博導609人、碩導1100人。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1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人,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2人,英國皇家內科醫師學院院士1人,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2人,國際牙醫學院院士1人,中組部“千人計劃”9人,“青年千人”10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24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3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上海市教學團隊5個,上海市教學名師8人。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2010年,我院王振義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醫學院持續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加強以基地建設與臨床優勢為依托,以轉化醫學理念內涵的“卓越醫學教育”體系建設,注重學生醫學與人文、生理與心理、知識與能力、求真與道德融通培養。
醫學院現擁有重慶南路、閔行、南匯三個校區,包含23個學院(系),14所附屬醫院,1所衛生學校。覆蓋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有臨床醫學八年制(授予博士學位)、口腔醫學七年制(授予碩士學位)和6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護理學、營養學),其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醫學檢驗、護理學為國家特色專業;臨床醫學八年制(法文班)與(4+4碩博班)、臨床醫學五年制(兒科學方向)與(英語班)是學院的特色班級。目前在校學生7108名,其中本科及長學制學生2625名,研究生4489名,留學生252名。2010年起,醫學院深度參與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2014年,在11家培訓醫院的86個培訓基地進行質量監控調研,并啟動專科培訓帶教師資培訓。全年新增106個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總數達191個,覆蓋57個學科,共招錄專科醫師573名,占上海市招錄專科醫師總數的50%。
歷年來,我院共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9項,國家級精品課程20門,國家級雙語課程3門。《常見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成為國內首門護理專業的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同時,充分發揮上海市課程中心常設單位作用,積極推動全市公共課程資源共享與平臺建設。我院信息中心圖書總藏量達58.5萬冊,覆蓋醫學各學科,為國內重點收藏單位,也是全國法文醫學特藏中心。
作為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示范中心學科組長單位,我院具有臨床模擬功能齊備、師資團隊雄厚、醫療資源豐富、操作平臺先進的基地優勢,并通過器官系統整合式課程、臨床技能操作、客觀化臨床考試實現全面提升醫學生臨床技能和創新意識。2012年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擔任上海市卓越醫學教育計劃專家組組長單位。自2013年起,連續兩年作為主辦單位舉辦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基于器官系統整合課程的PBL教師培訓班”。
在全力投身實踐國家教育教學改革中,我院嚴格執行教育部對“985”、“211”部署重點大學成人學歷教育與網絡教育相關要求,已逐步形成良好的辦學氛圍,并嚴格控制教學質量。在2012年市教委校外學習中心辦學評估檢查中,我院網絡教育學院13個學習中心整體評估排位全市第一。其中5所學習中心榮獲“中國遠程優秀校外學習中心稱號”。充分反應出學院校外學習中心良好的教育水平和優質的管理質量。
21世紀恰逢醫學生命科學的戰略機遇期。我院緊緊圍繞基于轉化醫學理念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主題,整體布局、重點突出,全力穩步推動國家轉化醫學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和國家兒童醫療中心的建設。以“高峰”“高原”學科申報帶動新一輪學科布局優化。現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三級學科)16個,即:內科學(含8個)、整形外科學、骨外科學、兒科學、神經病學、口腔臨床醫學、口腔基礎醫學、遺傳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上海市重點學科18個。上海高校一流學科9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學、口腔醫學、臨床醫學外科、臨床醫學內科、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醫學技術)。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3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20個。
根據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我院位列全球醫學院第202名,排名全國第一。在ESI全球醫學學科排名中,我院臨床醫學學科排名全球第280位,亦位居全國第一。在2013年1月29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最近一輪學科評估結果,我院臨床醫學全國排名第一、口腔醫學排名第二、基礎醫學排名第三、護理學排名第五、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排名第十,標志著我院學科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
醫學院瞄準科學技術發展這一重要生產力,瞄準國家科研體制改革、對接國家科研制度新政、聚焦優先發展領域,科學統籌科研項目,著力推動醫工、醫理等學科的交叉與合作,基礎研究面向國際學術前沿,應用研究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衛生醫療水平提升。科學研究與科技創新水平持續提高,科研成果豐碩、成績斐然。
醫學院共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68項,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0項,國家科技進步獎52項。近三年來,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累計達1848項,2014年獲得476項,連續五年穩居全國第一。2013年度,發表SCIE論文2410篇,醫學學科SCI收錄論文數再次名列全國一,同比增長21.7%。在論文數量繼續保持上升的同時,論文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2005年-2013年我院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4篇,提名獎18篇。
醫學事業承載著祖國衛生事業發展之大計,關乎于社會百姓健康維系之命運。在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項目的基礎上,我院各附屬醫院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現共有14所附屬醫院,其中9所綜合性醫院、5所專科性附屬醫院。各附屬醫院具有高水平的臨床醫療實力,擁有一批蜚聲中外的臨床醫學專家,曾在各個歷史階段時期創造了一批醫學史上的奇跡。
目前醫學院系統共有74個國家重點臨床專科,數量占上海市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總數的54%;有39個專病診治中心,其中30個專科被衛生部確定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占比69.8%。學院擁有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16個、上海市級研究所28個。
2014年,各附屬醫院門急診人次達3088.58萬,開放床位數17437張,出院人次78.98萬,住院手術人次52.16萬。并于2014年11月掛牌成立虹橋國際醫學研究院,實現多維推進地區醫療發展與學科內涵建設。
醫學院持續深化國際合作,注重對外交流,醫學教育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已與19個國家和地區的63所大學及科研機構開了了廣泛的合作。聘請了200余位國外專家作為學院的名譽教授、顧問教授和客座教授。2013年10月學院與渥太華大學醫學院簽署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渥太華大學醫學院合作協議》,成立“上海交通大學-渥太華大學聯合醫學院”,實現國際合作醫學辦學由項目化到系統化的重大轉變。
醫學院擁有深厚和優質的中法醫學教育傳統,通過推動臨床醫學法語班建設、探索中法合作醫學科學碩士課程建設、規劃中法合作生命科學研究中心等工作持續增強中法教育與合作項目的引領與示范作用。
目前,我院共簽署各類國際合作項目36項,現有45個海外游學(短期)項目,2014年共有312名學生,赴13個國家和地區的34所合作院校進行海外游學,游學人數占比52%。
撫今追昔、知史鑒往,繼往開來、任重道遠,全體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人將化夢想為行動,執著醫學信念、探索科學真理,凝心聚力、抓住機遇,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為努力創建世界一流的醫學院,為祖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不懈努力。
求學快遞網是中國一家專業服務于教育培訓招生市場的網站,目前是國內領先的教育培訓招生平臺,并致力于成就中國教育培訓行業服務領導品牌。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是在原許昌教育學院、許昌財稅學校、許昌機電工程學校、許昌師范學校的基礎上...
澳大利亞留學網專注于為你推廣最全面的澳大利亞留學咨詢、澳洲大學排名、澳洲留學簽證信息等。
中公運城人事考試信息網主要提供運城人事考試、運城教師考試、運城公務員考試,運城事業編考試等招考信息。
公開課紀錄片下載網專業為你提供紀錄片下載、**C紀錄片、網易公開課、新浪公開課、中國大學公開課等各類型的公開課紀錄片下載服務。
金陵科技學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新中國第一所職業大學——金陵職業大學和1958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