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科學技術部不斷深化科研體制改革,努力建立以代表性成果為評價對象、以學術影響和社會貢獻為評價標準的科研水平評價模式。科學技術部始終圍繞“組大團隊、搭大平臺、拿大項目、出大成果、促產學研”這一中心工作,不斷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在科技項目申報、立項與管理,科研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學術團隊建設,高端學術交流,博士后培養管理等方面,務實高效,開拓創新,成效顯著。
科技經費大幅增長。2015年,我校科技相關總經費較上一年度快速增長,達5.6億元,創歷史新高。科學研究貼近社會需求,橫向項目和經費不斷增加。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數量和經費不斷攀升。立項數由2009年的51項增至2015年的209項,較2014年增長44%;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合同經費9630萬元;項目數排名大幅提升,全國第三十名、廣東第三名,近三年立項數全國排名分別為第七十七、第五十、第三十名,連續兩年名次提升超過20位。
重大項目屢有新突破,承接能力漸強。近三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2014年,2000萬元)、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項目1項(2013年、2014年各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項(2014、2015年各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制專項2項(2014年)、國家科技部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6項(2015年5項)、973課題4項(2015年3項)、廣東聯合基金重點項目2項(2013年)、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項目1項(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重點項目4項(2014、2015年各2項、)國家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項目1項(2014年)、國家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2項(2013年)。2015年首獲省級創新團隊項目,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陳雪梅院士領銜的“重要經濟作物性狀改良創新團隊”成功入選“珠江人才計劃”引進第五批創新創業團隊項目,資助經費2000萬元。
產出了一批有重大影響力的優秀科技成果。首次采用與國際上不同的方法自行研制的關鍵器件“X射線相位光柵”能獲得高質量的X射線相襯圖像,為癌癥等疾病的早期診斷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使中國成為既日本和瑞士之后第三個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其中關鍵技術屬于國內領先、國際首創。成功研制的中國首臺基于國產“龍芯3B”八核處理器的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KD-90”體積小、功耗小、造價低,關鍵技術達世界先進水平,為高性能計算機國產化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李清泉教授主持的“道路路面動態檢測關鍵技術及裝備”獲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邢鋒教授主持的項目“大摻量工業廢渣混凝土高性能化活性激發與協同調制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5年度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3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2014年度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項(二等獎)。2014年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6項,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勵6項,其中李景鎮教授獲市長獎。李清泉教授的項目“復雜動態交通環境下網絡導航與物流配送關鍵技術與應用”獲2013年度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邢鋒教授團隊的項目“高性能混凝土內稟性調控與適應性設計關鍵技術及應用”獲教育部2013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技術發明)一等獎。明仲教授牽頭的項目“云數據交換與服務調度平臺及應用”獲2013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高質量論文總量連年上升,SCI收錄論文由2009年的235篇增至2015年的1116篇。2015年,光電工程學院王義平教授團隊在高靈敏度應變傳感器的制備及應變傳感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其論文《High-sensitivity strain sensor based on in-fiber rectangular air bubble》在Nature出版集團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影響因子:5.078)上發表;袁小聰教授課題組在光學旋渦大容量光通信方面研究取得新進展,其研究成果《Massive Individual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Channels for Multiplexing Enabled by Dammann Gratings》在Nature出版集團旗下的光學領域權威刊物《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發表;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汪國平教授課題組的2篇論文《Hiding scattering layers for noninvasive imaging of hidden objects》和《Directionally hiding objects and creating illusions above a carpet-like device by reflection holography》均發表在Nature出版集團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上。2014年,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阮雙琛教授課題組的2篇論文發表于《Scientific Reports》;光電工程學院袁小聰教授課題組的論文在國際納米科學技術領域權威刊物《Nano Letters》發表,屈軍樂教授研究小組的論文在光子學領域頂級刊物《Nature Photonics》發表;醫學部管又飛教授課題組的1項成果發表于肝臟疾病研究的一流專業期刊Hepatology(IF=12.003)、2篇成果發表于《美國科學院院刊》上。2013年,光電工程學院袁小聰教授團隊的2篇論文分別發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和《Scientific Reports》;第一附屬醫院蔡志明教授團隊的論文分別在《Nature Genetics》和全球排名第一的泌尿領域科學出版物《European Urology》上發表。
搭建了一批符合地方科技發展和產業轉型需要、研究特色鮮明的一流重點科研平臺。尤其是近兩年,重點科技平臺建設進展迅速,國家級重點平臺有新突破。2014年組建9個重點科研平臺,2015年組建11個,其中國家級平臺1個(醫學合成生物學應用關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省級5個、市級5個。至此,市級以上重點平臺達69個,其中國家級3個、省部級23個、市級43個。
協同創新工作持續推進。2013年,與深圳市南山區政府合作建成深圳大學南山工業技術研院并正式運作,與深圳市地鐵集團合作建設深圳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與龍崗區政府合作籌建深圳大學龍崗創新創業中心;2014年,由深圳大學牽頭組建的粵港大數據信息服務協同創新中心獲批為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和廣東省“2011”國家協同創新培育項目,組建深圳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光電科技協同創新中心。
博士后工作發展迅速。1997年,設立深圳大學高新技術企業分站; 2006年,獲得博士點授權; 2007年,破格申報、獲批設立光學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填補了深圳沒有博士后流動站和華南地區沒有光學工程博士后流動站的空白;2012年,設立理論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和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動站。至此,我校現有三個博士后流動站和一個博士后工作站。2012年,出臺《深圳大學加強博士后培養工作管理辦法》,大幅度提高博士后待遇,為博士后工作快速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14年共招收理工科博士后98名,在站165名,進站、在站博士后均是上一年度的2倍。自2005年以來,我校共獲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98項,其中一等資助18項,二等資助71項,特別資助9項。2014年我校共獲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共44項,是2011年的8倍、2013年的2倍。2014年在站博士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2項,占當年全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總量的1/6。博士后已成為我校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
成果轉化和產學研工作穩步推進。近六屆高交會共有303個項目參展,達成合同金額1.8億元,部分技術實現產業化。深圳大學技術轉移中心被評為第五批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實現技術轉化一條龍服務。建立成果孵化基地-深圳大學南山工業技術研究院,并正式運作。一個面向市場的集科技研發、科技服務、成果轉化、人才培育、科技孵化為一體的創新大平臺,將有助于我校建立一個從校內孵化到校外轉化的完整的科技服務鏈條,進一步提高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貢獻。2008-2012年,我校專利申請數為901項,授權數為454項;2014年,專利申請數為293項,授權數為147項。申請數是2010年的2倍,授權數是2010年的3.6倍,激勵機制后續效應明顯。
《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越辦越好,影響力持續增強。學報現是英國《科學文摘》(INSPEC)、荷蘭Elsevier《Scopus》、美國《化學文摘》、德國《數學文摘》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等國際權威檢索系統源期刊。在全國工程技術大學學報類67種期刊中核心影響因子排列第二。2013年影響因子為0.950,五年影響因子為1.037,在全國403種大學學報影響因子學科排名第13位。在2013年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網站評選活動中,學報網站獲第二屆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網站獎,這是繼2011年首屆評選后學報再次獲此殊榮。網站點擊次數達771萬次,居全國高校學報前列。
期刊論文發表網專注于論文發表服務平臺,提供經濟期刊,醫學期刊,文藝期刊,教育期刊,農業期刊等多種分類論文發表,免費分享寫作指導,并及時更新論文資訊。
多美滋品牌屬于達能集團,嬰幼兒營養食品是達能集團重要業務之一。旗下著名品牌有Nutrilon,Cow & Gate, Mulipa等,是世界上較早推出嬰幼兒配方...
浙江自考網為廣大浙江自考人提供浙江自考資訊、浙江自考歷年真題下載,第一時間發布浙江自考報名時間、浙江自考成績查詢、浙江自考網上報名、浙江自考網校和浙江自考書等相...
江西財經大學是一所財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法、工、文、理、藝術等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財經學府。2008年2月6日,溫家寶總理與...
永州中公教育是永州人事考試網,專業提供湖南永州人事考試信息、永州公務員考試信息、永州公務員報名考試時間、職位表以及永州事業單位招聘信息等。
武漢航海職業技術學院建校于1955年,是教育部批準、交通部審核的公辦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是全國交通職業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技能人才教育突出貢獻單位、湖北省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