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師范大學隸屬于遼寧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九大門類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為東北教育學院。1953年,更名為沈陽師范學院,是當時東北地區創辦最早的兩所本科師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為遼寧第一師范學院。1978年恢復沈陽師范學院校名。2002年省政府決定并經教育部批準,沈陽師范學院與遼寧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沈陽師范大學。
學校現占地面積1888.69畝,建筑面積76.36萬平方米,藏書180余萬冊。學校共有全日制本、專科生22000余人,碩士研究生3300余人,年招收長短期留學生750余人。現已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德才兼備的師資及各類人才,為東北特別是遼寧的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遼寧教育行政學院、遼寧電化教育館設在我校。學校現有26個二級學院和14個校屬館部中心及附屬機構,并擁有我國在中東地區為數不多的兩所孔子學院——黎巴嫩貝魯特圣約瑟夫大學孔子學院和約旦安曼TAG孔子學院。現有本科專業7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8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128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1個,是普通高等學校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單位,是中國政府和孔子學院獎學金留學生接受單位,是商務部援外培訓承辦單位, 是教育部首批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具有省部級重點研究基地26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緊缺人才培養基地1個,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個,遼寧省“一流特色學科項目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示范性專業9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省級重點支持專業2個,省級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0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省級創新團隊6個,省級教學團隊8個。設有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延松劇場藝術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梅蘭芳藝術研究所、能源與環境催化研究所等校屬各類研究機構11個。
學校擁有一支職稱結構優化、學歷層次較高、科研能力較強、年齡結構合理、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597人,其中二級教授26人,教授278人、副教授641人,涌現出一批國家及省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此外,還聘請了多名“兩院”院士和學術造詣精深的國內外專家學者擔任學校的名譽教授和兼職教授,另有30余名外籍教師受聘于我校。學校先后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比利時、丹麥、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的86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簽訂了國際學術交流及合作協議,并互派師生交流、講學,進行科研合作。
目前,全校師生員工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改革,與時俱進,加快發展,為把學校建設成為“教師教育獨具特色,服務基礎教育貢獻突出,支柱性學科專業省內一流,標志性學科專業全國一流的師范大學”而努力奮斗。
大慶師范學院坐落于有“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美譽的中國著名石油工業城市——大慶市。學校的前身是1965年創辦的大慶師范學校。1980年經教育...
深圳愛智康專注于為中小學生提供一對一輔導、1對1在線特色課程、個性化輔導方案等服務。
世紀華旅留學中心廣大莘莘學子提供專業的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西班牙、法國等國家的留學中介服務。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由原北京天文臺、云南天文臺、烏魯木齊天文觀測站(現**天文臺--于2011年正式更名)、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等臺站及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和...
中國傳媒大學白楊網(簡稱“白楊網”)是代表中國傳媒大學的唯一,是教育部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首批試點單位建設成果,還是中國傳媒大學校內教學實踐基地。
上元教育作為一所會計培訓學校,開設有會計培訓、管理會計、注冊稅務師、中級會計職稱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