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紀念館的前身,是1953年8月成立的遼東省地志博物館籌備處,主要任務是征集歷史文物和抗美援朝戰爭文物。1954年改為安東市歷史文物陳列館,面積1200平方米,其中展室800平方米。1957年開辟了“抗美援朝紀念”專室,開始陳列抗美援朝文物。1958年,中國人民志愿軍凱旋回國途經安東時,陳列館從志愿軍手中征集到一大批前方文物,包括武器裝備、生活用品、獎章錦旗等,還有朝鮮軍民委托志愿軍贈給中國人民和安東人民的紀念品。之后,又從全國各地征集到一批后方支前的文物和文獻資料等。
1958年9月29日,經遼寧省文化局報請國家文化部批準,安東市歷史文物陳列館改名為安東抗美援朝紀念館。1960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會長郭沫若親筆題寫“安東抗美援朝紀念館”館名。
1965年1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安東市改名為丹東市,安東抗美援朝紀念館隨之改名為“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到1966年上半年,共接待中外觀眾100多萬人次。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后閉館。1972年,丹東市委決定恢復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到1979年,紀念館曾兩次恢復抗美援朝歷史陳列,但由于內容問題和館址不斷變動,均未正式對外展出。
1990年10月24日,經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抗美援朝紀念館擴建工程奠基,全國政協副主席、原中國人民志愿軍副司令員洪學智率中央代表團專程親臨丹東,參加工程奠基典禮。經過2年9個月的緊張施工和陳列布展,在英華山新建了抗美援朝紀念館、抗美援朝紀念塔、全景畫館三大主體建筑,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擴建后的抗美援朝紀念館,是全國唯一的抗美援朝專題館,已不屬于地方性紀念館,因此將原館名中的“丹東”二字去掉,更名為“抗美援朝紀念館”
1993年7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館正式開館,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抗美援朝紀念塔”塔名,江澤民同志為開館題詞,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胡錦濤,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慕華,國務委員、軍委委員遲浩田,全國政協副主席洪學智參加開館典禮。胡錦濤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為抗美援朝紀念館開館剪彩。
2002年,經中央批準,抗美援朝紀念館進行了二期改擴建。新建國防教育園50000平方米,對館內園區的基礎設施進行修復完善,對陳列館進行了陳列改造。2004年5月1日,紀念館重新對外開放。
2014年6月3日,中央批復同意對抗美援朝紀念館進行改擴建。2016年3月底,抗美援朝紀念館改擴建工程正式開工,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紀念館,建筑面積23845平方米;改造全景畫館,建筑面積3150平方米;維修紀念塔及地下附屬建筑,建筑面積2324平方米;附屬公共建筑,建筑面積664平方米。改擴建后的抗美援朝紀念館總占地面積18.2萬平方米,由紀念塔、陳列館、全景畫館、國防教育園組成,正以更加恢宏的氣勢、更加豐富的內容、更加多彩的形式,全面、客觀、真實地再現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的光輝歷史,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山東技校網是山東省內權威的職業技校招生信息平臺,致力于為濟南及省內各類職業教育機構提供專業的宣傳、技校招生就業解決方案.為求學者提供最全面、最優惠的職業技術學校...
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成立于一九八二年,是中國民航總局唯一直屬**高等院校。除學歷教育外,作為、民航企業管理研究基地,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還承擔著培養中國民航中、...
自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后,東南大學就開始招收研究生,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共招收研究生117人,1978年恢復招收研究生。
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 www.teacher.com.cn,簡稱“繼教網”)是經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批準,由東北師范大學主辦,牽頭聯合全國十八個省級師范院校、...
大耳朵以堅持免費到底,做實用網站為宗旨,為學習者提供一個免費實用的學習平臺
Academia.edu是共享學術研究的平臺,專業服務于科研人員,有學術界的Facebook之稱,目前已經匯聚了海量的專業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