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農業大學成立于1952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最早的本科高等學校,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院校之一,是一所以農為主,以草原畜牧業為優勢和特色,具有農、工、理、經、管、文、教、法、藝等9個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具備培養高職高專、學士、碩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體系。學校現設有動物科學學院等21個院(部),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示范院校建設單位。現有在校學生3.5萬余人,其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4183人。建校60年來,共培養了各類人才10萬余人,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特別是在自治區農、牧、林、水、草、乳、沙等行業中,多已成為領軍人物和技術骨干。
2002年和2008年,學校兩次接受教育部教學工作水平評估,都獲得“優秀”。學校是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學校現有78個本科專業,擁有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首批教育部、農業部批準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現有78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40個自治區級品牌專業,3個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4門自治區級優質精品課程,8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自治區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6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8項、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59項。“十一五”以來,3部教材獲國家級教材獎,有95部教材被列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其中7部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教材,42部被確定為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1部入選國家百門精品課程教材,2部獲中華科教基金獎。
學校現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農業部重點學科、3個國家林業總局重點學科、5個自治區重點一級學科、22個自治區重點學科、4個自治區重點(培育)學科。有1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種專業學位授權點。學位授權點涉及經濟學、法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7個學科門類。有1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進入“十二五”以來,學校新上國家973、863、科技支撐、國際科技合作以及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等在內的各級各類科技項目和課題105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23項,包括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項、重點項目3項;新上項目總經費5.1億元,其中國家有關部委計劃項目經費數占到了近70%。先后有611個項目通過了鑒定評審和結題驗收。學校在特色動物基因組研究方面的2項成果發表在影響因子超過10.00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制開發的“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口蹄疫疫苗中完整病毒含量的破乳檢測技術”等成果成功地應用于伊利集團、金宇集團等企業。學校承擔并組織實施的草原綠色肉業、牧區生產生態生活優化、傳統乳制品現代化生產技術、內蒙古春玉米小麥持續豐產高效技術、河套灌區糧油作物節水技術等國家和行業科技集成與示范類項目取得了重要進展和成果,在科技引領和支撐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兩位專家先后獲得自治區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學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省部級科技和社科類成果獎48項,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學校立項資助了30個校級科技創新(培育)團隊,其中有1個團隊入選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支持計劃、3個團隊入選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支持計劃、8個團隊入選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支持計劃。學校已建成1個國家級野外科學研究觀測站,3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臺站和人文社科基地。2010年學校被科技部批準為“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13年“內蒙古農業大學新農村研究院”列入第二批國家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計劃。2015年“綠色畜產品加工協同創新培育中心”獲得自治區教育廳批準立項建設。
現有教職工2687人,其中專任教師155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437人,具有碩士學位的507人。現有博士生導師139人、碩士生導師467人。學校現有特聘院士9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7人,國家、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7人,國家、自治區優秀留學回國人員15人,全國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3人,自治區深入工農牧業生產第一線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18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1人,自治區“333人才工程”首席專家3人,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員17人,入選自治區“草原英才”51人、草原英才團隊16個,內蒙古自治區杰出人才獎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自治區級教學名師21人,自治區級教壇新秀1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
學校由呼和浩特校區、職業技術學院校區和海流圖科技園區3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1.5萬畝,其中教學科研用地1萬畝。校舍建筑總面積108.9萬平方米,標準田徑場(館)4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超過7.2億元。2011年學校被評為“全國高校節能管理先進院校”,2014年被評為“自治區節水型學校”和“全國綠化模范單位”。
學校圖書館以收藏農業科學文獻為主,是內蒙古自治區農、林、牧文獻信息資源收藏最豐富的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152.7萬冊,中外文期刊1185種,電子圖書138萬冊,創建個人數字圖書館500個。擁有96個中外文數據庫,其中包括SCI、EI、Willy、愛思唯爾等世界頂尖外文數據庫及2個自建特色數據庫。
學校不斷加強對外交流,與加拿大、美國、英國、愛爾蘭、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和蒙古國等十幾個國家的50余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及學術交流關系。近五年來,外國專家、教授等700余人次來校開展校際交流、訪問講學、科研合作等活動,有的擔任了特聘教授和學校顧問。學校還選派了380多名教師到國外學習。目前,有來自蒙古國、俄羅斯、加拿大、波蘭、柬埔寨等國家的130多名外國留學生在校學習。
學校黨委先后被授予“全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職業技術學院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動物科學與醫學學院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校團委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高校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和“全區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單位”、“全區高校學生工作和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2008年,學校校史展覽館被確定為“內蒙古大學生德育基地”。
學校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每年一屆的“金馬杯”文藝匯演已經成為深受師生喜愛的校園品牌活動,社團節、十佳畢業生評選表彰、校園模特大賽、十佳歌手大賽、校園主持人大賽等活動,為廣大學生搭建了施展才華的平臺。我校男子籃球隊連續多年獲得自治區高校冠軍,并代表內蒙古參加中國CUBA大學生籃球聯賽;校田徑隊連續多年榮獲自治區大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1名,在全國性賽事中也屢獲佳績。在2014年10月韓國仁川亞運會上,經濟管理學院2011級學生施小霖作為國家隊主力隊員兼教練,喜獲男子軟式網球男團比賽銅牌。在2012年9月舉行的全國第九屆大學生運動會女子甲組標槍比賽中,經濟管理學院2009級學生譚立娜以48.65米的成績奪得金牌。
學校緊緊抓住成為西部大開發重點支持高校的發展機遇,結合實際,提出了“1134”行動計劃,即確立一個目標:建設“西部高水平大學”;強化一項措施: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實施三大工程:質量立校工程、人才強校工程、科技興校工程;加強四項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教學條件建設、學科建設、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全校師生正在齊心協力,認真總結經驗,加快發展,大力提高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為早日實現建設“西部高水平大學”的奮斗目標而努力奮斗。
臺州學院是一所經教育部批準,由浙江省和臺州市共管共建的綜合性普通高校,辦學歷史悠久,其前身是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臺州師專,其辦學源頭可上溯至1907年三...
北京舞蹈學院創建于1978年,是一所以高素質舞蹈人才培養、高水平舞蹈理論研究和作品創作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第一高考網],2017志愿填報指南,最新高考招生信息,院校及專業歷年招生數據查詢分析.高考志愿填報模擬系統根據考分及名次智能推薦高考志愿! Tel:400-0...
青島育兒是一個專業的親子育兒網,為大家準備了最全的健康知識資訊,從備孕到早教問題,幫助您的孩子贏在起點。
湖北美術高考網-武漢美術網服務美術考生,武漢畫室,武漢美術培訓機構和美術院校,提供招生簡章,專業介紹,成績查詢,素描,色彩,速寫,設計資料與教程下載等美術高考信...
華東人才教育是國內首家定位于提供國際化教育資源服務和高端教育培訓的綜合性教育集團,集團開設心理咨詢師,幼兒教師資格認證,蒙特梭利幼教,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培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