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源于1952年北航建校伊始成立的飛機設備教研室,1958年為滿足“兩彈一星”慣性制導的急需,由錢學森先生提議我國慣性技術的奠基人林士諤先生創建了“航空陀螺及慣性導航”研究室,以此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航空陀螺及慣性導航專業,1981年獲批全國首批博士點,1988年獲批全國首批重點學科,1997年改稱“精密儀器及機械學科”。
現有教職工165人,專任教師144人,兩院院士3人,長江學者5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2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3人,“973”首席科學家3人,千人計劃專家1人,青年千人計劃3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人,國防科技工業“511人才工程”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9人,教授40名,博士生導師44名(含兼職6名),碩士生導師92人,副教授63名、講師41名。擁有“先進慣性儀表與系統技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精密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教育部創新團隊、“先進慣性儀表與導航系統技術”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和“光電技術”藍天創新團隊、“新型成像探測技術與系統”藍天創新團隊等創新團隊。
學院始終以航空航天為特色,瞄準國家的重大需求,在先進慣性器件與系統、精密光機電測試、航天器姿態測量與控制、先進傳感技術等方向上,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2006年以來先后主持獲得11項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其中,2007年和2008年連續兩年主持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近五年來,年均科研經費2億多元。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科學儀器專項2項,科技部重大科研儀器專項3項,國家和國防“973計劃”項目3項。工程應用取得重要成果,學院主持研制的小型CMOS星敏感器、高精度光纖陀螺組件和磁懸浮力矩陀螺、動量輪等型號產品先后在多個衛星和武器型號上成功應用。其中,學院主持研制的五自由度主動控制磁懸浮慣性動量輪和高精度光纖陀螺組件2012年在我國新技術試驗衛星“實踐九號”上搭載試驗成功,這是我國的磁懸浮飛輪型號產品首次上天試驗。
嘉應學院醫學院于2003年4月成立,是嘉應學院二級學院,前身為創辦于1951年3月的廣東省梅州市衛生學校,有64年辦學歷史。學院位于葉劍英元帥的故鄉,國家歷史文...
湖南大學圖書館是一所歷史悠久的藏書閣,創辦于1929年,見證了一代代人的成長與青春,承載著中國圖書館發展的歷史軌跡,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標志。
myOffer是全球領先的海外大學在線申請平臺,提供包括英國留學、澳洲澳大利亞留學等專業免費的出國留學申請服務,myoffer平臺具備智能大學檢索、精準申請匹配...
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隸屬于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集團公司注冊資本6億元人民幣,下屬子公司75家。在省內外擁有100余家連鎖企業(566個連鎖賣場、營業面積39...
★山西人事考試網★為您提供山西省人事考試報名信息、及時發布山西人事網發布的山西省公務員考試報名信息、山西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信息、山西省公務員考試培訓、包括2018...
河西學院位于絲綢之路黃金段、甘肅河西走廊中部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張掖市,是蘭州至烏魯木齊近2000公里范圍內唯一一所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