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開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較早,在"文革"前就開始培養研究生。并校時由東北工學院轉入的第一批研究生共6人,在蘇聯專家阿·阿·連斯基教授指導下于1956年12月完成學業畢業。1957年9月學校招收第二批研究生6人,在蘇聯采暖通風專家Г·A·馬克西莫夫教授及夫人的指導下學習,完成了13項科研題目,編寫出版了《南方建筑降溫問題的研究》一書,并于1959年畢業。1962-1965年,學校有三個學科專業招收研究生,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張劍霄、趙文欽;公共建筑的劉鴻典;固體力學的陳叔陶等4位教師指導下完成學業,培養了研究生7名。"文革"期間,中斷了研究生培養工作。1981年,我校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首批可授予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的單位。并校以來,我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日益發揮重要的作用,學科建設發展迅速,研究生培養硬件條件不斷改善,師資力量迅速壯大,教育管理體制日益成熟,共為國家培養了各類研究生萬余人,研究生畢業生素質高、品質好,深受社會用人單位的歡迎。
學校現有建筑學、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以及管理科學與工程等一級學科博士點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94個;擁有建筑學、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4個博士后流動站,結構工程、環境工程、建筑設計及其理論3個學科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具有建筑學碩士、工程碩士(含建筑與土木工程等15個工程領域)、風景園林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藝術碩士、資產評估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城市規劃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等9種專業學位授予權;學校具有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目前,學校研究生教育學位授權點涉及哲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七個學科門類,碩士學位授權點基本覆蓋學校所有本科專業。
學校現有博士生導師185人,碩士生導師850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并校至今,學校已累計招收各類研究生26540余人,授予博士、碩士學位16800余人,目前在讀研究生7620余人。
隨著學校招生規模的擴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先后由最初科技處的研究生科發展到研究生處、研究生部、研究生學院,2011年9月25日,經陜西省人民政府同意,陜西省教育廳批準我校成立研究生院。教育管理人員也由二人發展到今天的二十余人。學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實行校、院兩級管理體制。研究生院負責全校研究生的招生、培養以及學位授予等管理工作;各學院具體負責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等工作。校學位辦公室設在研究生院,此外,研究生院還設有辦公室、招生辦公室和培養辦公室,另籌建專業學位教育管理與質量監督評估辦公室。各學院均有研究生工作領導班子,并根據研究生教育規模設有專職研究生秘書1--2人。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事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先后獲得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和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入選全國64所“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國家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平臺和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實施院校”,榮獲全國50所“工程碩士教育創新院校”、全國60所“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和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先進單位”等。多次獲得省部級表彰,被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先后多次被陜西省教育廳和陜西省考試管理中心授予“陜西省研究生招生工作先進集體”、“陜西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建設先進單位”、“陜西省研究生培養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另有多人次被評為全國及省部級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先進個人。
恢復研究生招生30余年以來,我校研究生教育雖然歷經艱辛和困難,但依然篳路藍縷,始終弦歌不輟,在“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建大精神鼓舞下奮勇前進,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不斷把我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推向前進。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也是重要的財經和服務類專門人才培養基地。前身為1958年底創建的寧夏財經學校和1982年初創建的寧夏銀行學校。為適應國...
崇川區教育體育局始建于1983年,初期名為城區教育局。2001年10月,撤銷崇川區教育局、崇川區體育運動委員會,組建崇川區教育體育局。
成功之道教育機構是專業的心理學培訓機構,十多年來面對全國進行專業和應用心理學培訓,致力于成為國內心理學界一面旗幟。
汕頭大學位于廣東省汕頭市,是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廣東省“211工程”重點建設綜合性大學,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是教育部、廣東省、李嘉誠...
習水教育科技網的主要職責,研究制訂全縣教育事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指導、協調實施工作;負責改制學校和社會力量舉辦的各類學校管理工作。
小白媽媽為剛剛做媽媽的整理0-6歲兒童早教資源寶寶早教資料等,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