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師范學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師范學校,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泉城濟南,在章丘美麗的百脈泉畔建有新校區。學校前身系創建于1948年的山東教育學院,2010年4月,改建更名為齊魯師范學院。建校65年來,學校植根齊魯文化之沃土,采擷齊魯大地之靈秀,秉承“博學明道、崇德象賢”的校訓,堅持面向基礎教育、服務基礎教育的辦學方針,不斷深化體制改革,積極推進教育創新,在辦學條件、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先后被授予山東省“文明校園”、“平安校園”和“德育工作優秀高校”等榮譽稱號,在全省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畢業生就業工作等各項評估中,均獲得了優秀成績。
學校現有歷下和章丘兩個校區,占地面積近1300畝,校舍建筑面積25.5萬多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360萬元,各類實驗室、計算機房、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等270多個,建有多功能體育館、田徑場、足球場等現代化體育設施;現有館藏紙質圖書101萬冊,電子文獻數據庫32個,電子信息服務平臺7個,中外文期刊1615種,并建有圖書館局域網,擁有快捷便利的電子檢索系統。設有4所附屬學校、120多處實習基地。學校辦學條件不斷完備,為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學校堅持以全日制學歷教育為辦學主體,中小學教師、校長和教育行政干部培訓以及業余學歷教育、自學考試并重。緊緊圍繞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優化系科建設。目前,學校設有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數學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地理與旅游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體育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15個教學單位。設置普通本科專業25個,專科專業32個,其中普通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個學科門類。山東省中小學師資培訓中心 、中小學校長培訓辦公室、教育行政干部培訓辦公室、教育史志辦公室、基礎課程研究中心、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教育干部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等均設在我校。全日制在校生1.1萬育人,業余學歷教育及自學考試學員1.3萬余人。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積極引進,注重培養,師資隊伍不斷優化,形成了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以中青年為主體的學術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隊伍。現有專兼職教師600余人,其中副高級以上260余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450余人。學校注重“名師工程”建設,有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教學名師、優秀教師、師德標兵、中青年學術骨干等20余人,在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等高校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70余人。我國著名學者、博士生導師歐陽中石先生被聘為學校學術委員會首席顧問;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被聘為學校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引進國家“萬人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省內外高校及科研單位高水平專家15名,為學校領軍型人物的培養和高水平團隊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始終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大力實施“質量立校”戰略,加大教學經費投入力度,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被山東省教育廳確定為首批省級教師教育基地,并以基地建設為依托,努力探索多種普通師范培養模式。學校16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2個教學團隊被評為省級教學團隊,5個專業分別被評為省級品牌專業和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項教學成果獲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個教學單位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經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與曲阜師范大學建立了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學校大力實施“科研興校”戰略,堅持以科研為先導,以科研促教學,學術水平不斷提高,科研立項層次、獲獎數量和科研特色建設均有重大突破,形成了在教師教育 研究、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研究、學校管理研究等方面的科研特色,在省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在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兒童文學創作與研究、人口教 育研究、功能材料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績。改制以來,我校實現了國家和教育部科研立項零的突破,相繼獲得國家社科基金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獲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4項,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1項,全國統計科研計劃項目1項,共承擔省級和廳局級科研課題229項;近五年我校教師作為第一作者出版著作、教材共86部,發表論文946篇。學術論文被CSSCI收錄71篇,學術論文被 SCI、EI 索引82篇,1部著作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6部教材入選教育部“國培計劃”培訓課程資源庫。我校教師先后榮獲“山東省社會科學重大成果獎”、“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等省部級獎勵21項,“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廳局級獎勵87項。
學校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辦學宗旨,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高度關注學生成長成才,齊抓共管,多措并舉,人才培養規劃更加科學合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學生教育管理日趨規范,學生資助力度逐年加大,學生參與各種競賽活動捷報頻傳。我校學生在全國數學建模大賽、電子設計大賽、全國生物專業技能比賽、全國大學生演講比賽等活動中均取得優異成績。普通本科畢業生考研上線率在全省高校名列前茅,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連續多年超過90%。我校廣大畢業生在各條戰線上辛勤工作,建功立業,為教育事業、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有20多人次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個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山東高校“十大師德標兵”提名獎、“百優輔導員”、山東高校“十大優秀學生”提名獎,1個學院被評為“全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1個班級被評為“全國先進班集體”。
學校立足全省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要,把握教師教育發展規律,把學校未來發展定位在面向全省基礎教育、重點面向義務教育培養、培訓中小學教師和管理人員上,教師教育由職后培訓擴展為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一體化,教師教育師資優勢、課程資源優勢、網絡技術優勢等日益突出,培養、培訓了一大批中小學教師、中小學校長和教育行政干部。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即先后培養了中小學教師學歷補償和學歷提高教育本、專科學員18萬余人;培訓本省中小學教師180多萬人次;培訓本省中小學校長、教育行政干部2萬多人次。同時,還承擔了援疆、援藏和支援四川北川中小學教師培訓任務,為我省及其他省市區基礎教育發展做出了貢獻。近年來,由我校承擔的全省中小學教師新課程全員網絡研修培訓,創造了我國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開放對話式”遠程培訓規模最大、參與程度最高的成功記錄,在山東教育史乃至國家教育史具有重大突破,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
學校具有國家認定的聘請外國專家和接收外國留學生的資格,先后聘請了180多位外籍教師任教,并接收了多個國家留學生來我校學習漢語和專業課。學校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俄羅斯、新西蘭、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國家和臺灣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在聯合辦學、學生互派、文化學術交流等方面建立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目前,學校與澳大利亞南岸理工學院聯合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組織多名學生赴臺灣玄奘大學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研修。與韓國平澤大學在藝術生培養、多形式合作辦學方面不斷取得新成績。
“德潤人心,文化天下”。學校重視構建和弘揚先進的校園文化,注重優化校園環境,設計打造了以“文脈湖”、“文翰廣場”、 “齊魯文化長廊”等突顯齊魯文化特色的自然景觀和建筑風格,使其蘊涵的豐富人文精神和自然美感成為影響師生思想感情、道德行為的重要外部力量,學校被授予“花園式單位”。注重文化育人功能,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啟動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開展“弘揚雷鋒精神,參與志愿服務,建設文明校園”主題活動等,傳承齊魯文化,逐步凝練形成了以“博學明道、崇德象賢”校訓為核心,以獨具特色的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社團文化節、宿舍文化藝術節、心理健康節、文脈講堂學術講座等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齊魯文化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體系。
當前,齊魯師院全體師生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落實全國、全省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精神,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務實的精神,更加昂揚的姿態,勵精圖治,乘勢而上,努力推動學校事業科學發展再上新的臺階,為山東教育事業特別是基礎教育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杭州時代光華教育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致力于為廣大客戶提供專業的企業管理培訓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已在北京、成都、寧波、溫州、臺州、金華、紹興、湖州、嘉...
當代大學生信息網是一家專注于提供校園資訊、校園活動、教育咨詢、時間動態、實踐總結等欄目內容的投稿展示平臺。
易公教育成立于2003年,專業提供各類公職類考試的考前輔導、考試時間、考試公告、考試用書、歷年真題、成績查詢等服務。
漓江之濱,雁山腳下,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創立于2001年7月,現由廣西師范大學與廣西益勤商貿有限公司聯合舉辦,是國家教育部首批確認的**學院,是實施本科層次的全...
隨州教育考試中心提供隨州市招考信息,隨州中考成績查詢,隨州市教育局。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是在1975年建立的,構建了刺繡設計與工藝、服裝與服飾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專業群,是國內一流的高等職業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