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外事服務學校是沈陽市教育局直屬的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第二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立項單位。學校始建于1982年,占地面積10.4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9.53萬平方米,現有93個教學班、4267名在校生、300名教職工,開設有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西餐、學前教育、美發與形象設計、旅游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等11個專業,學校按專業大類設置有旅游系、烹飪系、學前系、形象系、商貿系等五個專業系。
多年來,學校始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確立了“以人品打造精品,以精品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能力提升為主線,以專業建設為核心,以創造性人才培養為重點,確立了“根據產業發展定專業、根據工作能力設課程、根據崗位要求練技能”的人才培養思路,培養了3萬余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學校先后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遼寧省模范學校、遼寧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沈陽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50余項榮譽稱號。學校已經進入了辦學模式多元化、專業建設品牌化、教學環境現代化、師資隊伍精品化、德育管理特色化的跨越式發展階段,成為享譽遼沈乃至全國的一流中職學校。
“校企融合,共謀發展”是學校飲譽全省的辦學特色,2006年創辦了沈陽市第一個企業冠名班——敬賢廚藝班,開啟了遼沈地區校企合作的先河。2006年-2012年,學校先后牽頭沈陽市餐飲與旅游職業教育集團、沈陽市學前教育職業教育集團和沈陽市美容美發與形象設計職業教育集團,與遼沈地區260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先后與釣魚臺國賓館、沈陽皇朝萬豪酒店、小哈津幼兒園、安東尼造型等80家高端企業簽訂了訂單培養協議,成立47個“企業冠名班”,學生總數占在校生的60%;每學期有近50名行業企業專家到校授課,100多名專業教師到合作企業見習、實踐;每年有近2000名學生在企業參加教學實習和頂崗實習;冠名班就業率100%。
在深入思考服務區域經濟建設的專業定位的基礎上,各骨干專業對行業企業人才需求、崗位知識與能力、畢業生素質等進行了調研,確定了人才培養及專業建設的戰略舉措,得到了教育部示范校建設專家評審小組的認定。在人才培養的實施過程中,學校特別規范了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環節。首先,遵循“理念相同、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原則,選擇與我校教育理念一致,保證能夠共同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企業作為合作企業;其次,完善“校企雙管”機制,校企雙方設立了相應的學生頂崗實習管理機構,校企共同進行實習前教育、實習中指導、實習后評價等全過程四級管理,保證高質量完成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各專業深化課程改革,根據職業崗位能力和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需要,徹底打破學科型教學體系,推動教學從學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轉變,構建以職業能力為主線、以職業實踐課程為主體、以綜合素質提升為目標的課程體系。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進行顛覆式的項目課程改革,共開發29個項目課程;學前教育專業開發了8個理實一體化課程,突出了“做中教、做中學”的職業教育特色。目前,項目課程改革已從4個骨干專業輻射到相關5個專業群,初步形成了“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特色。
根據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特點,各專業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基地的有利條件,積極開展校企聯動的“實戰式”實踐教學模式。“實戰”過程以學生為中心、以“雙師”教師為主導、以職業崗位工作流程為導向,將實訓與產品、項目結合起來,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個個有手藝、人人有功夫”。在世界烹飪聯合會第七屆中國烹飪世界大賽中,馬翀老師和李曉東同學及合作企業師傅代表中國隊參賽,獲得團體金獎及個人特金獎;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榮獲10金、12銀、11銅的佳績,成績顯赫。
學校投資5000多萬元建設了12個覆蓋企業工作環境的校內“實戰型”實訓基地,建筑總面積為9800平方米,實戰設備與企業設備的生產性、先進性保持一致,實訓流程與生產流程一致、實訓管理與企業管理一致;學校還建立了105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每年可提供1500個實訓工位;學校正在建設功能復合齊全、校企文化對接的包括沈北會議中心、特色幼兒園、美容美發門店等5個生產性實訓基地,實現“教學產研銷”五位一體。
在充分滿足實訓教學的同時,學校不斷拓展實訓基地功能,開展技能鑒定和職業培訓,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學校承辦國家、省、市各類大賽及職業技能鑒定20余次;開展面向企事業單位及社區的各類培訓累計達29948人次。學校被評為“沈陽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先進單位”;2013年,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我校“全國職工技能實訓基地”。
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建立起“五化、七平臺”的德育管理體系。結合服務類專業的特點,根據“外事服務”特色,學校將禮儀文化作為德育特色進行重點建設,先后投入49萬用于禮儀師資培訓、課程改革、教材研發、禮儀大賽等,著力打造“禮儀校園”。幾年來,通過創新教學模式、構建典型載體、凸現專業特色、強化行為習慣、強調內外兼修、發揮示范作用、擔當社會責任等途徑探索出禮在課堂、禮在賽場、禮在崗位、禮在日常、禮在“國學”、禮在教師、禮在社會的全程、全面、全員禮儀教育體系。
近三年來,學生參加了國家、省市級會議等社會禮儀服務累計2000余人次。2013年有825名學生參加“十二運”服務,有5名學生入選全運會頒獎禮儀服務志愿者,是頒獎隊伍里唯一來自中職學校的學生。學校禮儀教育經驗在“第三屆全國校園文明禮儀教育科研論壇”和全國德育創新暨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會議上進行交流。
學校搭建各種平臺,開展了以研代訓、以賽代訓、以建代訓、以會代訓、以課代訓等多種形式的通識培訓、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信息化培訓、課程開發培訓等系列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的師德師風和專業素質。
近三年,學校組織教師參加市級以上培訓188人次、境外培訓9人次、校級培訓2190人次,開拓了教師視野,有效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學校鼓勵教師下企業實踐,在企業建立了“教師工作站”,購買崗位讓50名專業教師頂崗掛職鍛煉,提高了教師的實踐能力,專任教師“雙師型”比例達93.8%;聘請45名企業能工巧匠,參與專業建設、實訓基地建設、課程改革,打造一支專兼結合、“雙師”能力強、“雙師素質”優的專業教學團隊。
學校現有全國模范教師1人、省名師1人、市名師2人、首席教師1人、市級骨干教師23人、校專業帶頭人16人,他們成為學校專業建設的領軍人物。
學校建立了以全程職業指導為核心的就業服務體系。一方面,學校建立了由行業專家、實習指導教師、班主任等組成的職業道德教育團隊。開展企業文化進校園、職業生涯規劃、“名師講堂”、“職場訓練營”、義工聯盟等活動,使學生了解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發展方向,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提升心理素質,養成文明習慣,培養規則意識、責任意識、節約意識,樹立職業人形象。另一方面,學校依托校園網建立就業專題網站,開通網絡信息,及時發布就業合作單位信息,同時開通網絡指導、網絡測評、網絡交流和網絡課堂,隨時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每年召開兩次近百家企業參與的就業雙選會,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擇業機會;積極開展畢業生跟蹤服務,了解畢業生從業狀況,為往屆畢業生提供再就業服務。通過高端校企合作的平臺,實現了學生的高起點設計、高規格培養、高標準要求,企業“用得好、留得住”,學生就業平均工資2000元以上。2010年學校成為了釣魚臺國賓館指定人才培養(輸送)基地,提高了人才培養規格,提升了學生的就業質量。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始建于1972年,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為普通本科院校,由原中科院學部委員孟少農任首任院長。學校辦學特色鮮明,是全國唯一以汽車命名的本科院校。
日本神戶大學創建于1902年,是日本最古老的綜合性國立大學之一,位于日本國兵庫縣神戶市灘區六甲臺町。它以學術水平高而聞名,學校重視和國外大學進行廣泛的國際學術交...
中國最大的遠程基礎教育服務機構和在線學習社區,幫助全國的中小學生通過名師**、高清課程等方式,獲得北京四中與全國各地名師提供的優質教學資源;幫助中小學生養成良好...
陜西科技大學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一所以輕工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是“十二五”期間陜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是陜西省人...
冰城寶寶網是黑龍江最大、最專業、最具影響力的親子類門戶網站。網站自2006年創立以來,已擁有80萬注冊用戶,在同類網站中居于領先地位。網站一直秉承以周到專業的經...
字典網是提供初中作文、高中作文等優秀作文的網站,想了解更多作文資訊就上字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