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坐落在兩漢文化旅游區,南依風景迤邐九里山,北望碧波蕩漾九里湖,山水相連、人文薈萃;校園芳草萋萋,環境幽雅,是求知成才的理想之所。
學校為全日制公辦高校,隸屬江蘇省教育廳。1964年建校,前身為徐州化工學校,2002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獨立升格,更名為“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如今,學校形成一區兩園的辦學格局,即九里校區和省級大學科技園(暨淮海文化科技產業園),占地1100畝,建筑面積33.2萬平方米;學歷教育在校生規模1.2萬人。學校秉承“質量立校、特色強校”的辦學思想,確立了“立足徐州,面向江蘇和長三角,輻射全國;以工為主,經管為輔,服務于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新興產業等領域,引領技術和管理創新,努力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能力強、素質高、懂技術、會管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辦學定位,創新了理事會辦學體制,創新實踐了“雙能并重、三元融入、四層遞進、產學互動”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德技并重、產教融合、實境育人”的辦學特色,是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校。
學校設有化學工程技術學院、機電工程技術學院、信息管理技術學院、材料工程技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與研究部、體育與藝術教學部、繼續教育學院7個教學單位。有加拿大Loyalist班、澳大利亞科文班、美國海外本科直通車班等海外合作辦學班。學校有一支專兼結合的高素質師資隊伍,有教授25人,博士14人,“雙師”素質專業教師占85%;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江蘇省高校名師2人,全國化工職業教育教學名師3人,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教師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16人,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人,江蘇省“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4人;有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1個、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2個。
學校高度重視專業建設和質量工程建設,形成了包括材料應用、化工技術、機械制造、信息技術等4個省級重點專業群在內的11個專業群,有化學制藥技術、物流管理、高分子材料應用技術、生物化工工藝等4個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有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技術、光伏材料生產技術、應用電子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等4個省級示范建設專業,有高分子材料應用技術(橡膠制品加工與檢測專業方向)、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等2個省級品牌專業,有計算機應用技術、生物化工工藝、安全技術管理等3個省級特色專業。
近年來,學校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完成省級及以上質量工程項目50余項:包括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精品課程2門、國家教學資源庫3門、省級精品課程5門、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6部、“十二五”規劃教材16部、省級精品教材8本。科技項目獲省市科技進步一、二等獎4項,江蘇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成果獎3項。學校構建了“四層遞進、產學互動”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產教學研”融合的實訓基地建設,學校建有省內一流的先進制造與自動化、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信息技術、食品加工技術、大學生創業中心等六大實訓基地,有2個國家級實訓基地、5個省級實訓基地、有4個省級研發中心和18個市級研發中心(實驗室),以及省級大學科技園、省級區域開放共享實訓基地、技術服務網站、協同創新中心、技術轉移中心。多年來,師生專利申報數和授權數均居全省高職院校前列。
近年來,學校社會服務成果豐富。于2011年成立了由“政行企校”四方參與的“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理事會”,開展了服務社會的“三百工程”活動,每年面向企事業工程技術人員和職工開展數控操作和維修等80余個工種“三新”職業技能培訓1萬人次以上,贏得了行業企業和省內外同行的肯定與好評。
學校就業工作成績突出,歷屆畢業生受到了社會與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可,用人單位滿意率達95%以上,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就業率、畢業生月收入連續三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逐年上升,連續五次被評為“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據麥可思(MyCOS)對我院2009、2010、2011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狀況調查和就業與能力測評報告中顯示,我校畢業生就業綜合競爭力全省高職院排名分別為第十、第五、第九。近年來,學校師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等國家、省市級技能競賽中,先后取得個人一等獎、團體金獎等110個獎項。學校英才輩出,桃李滿天下,已為社會培養、輸送了近五萬名專門人才。
學校先后獲得“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先進單位”“江蘇省創業教育示范學校”、“江蘇省體育工作先進學校”、“江蘇省普通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節水型先進高校”、“江蘇省教育收費規范高校”等榮譽稱號。
學校“十二五規劃”發展的整體思路是:把特色發展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服務行業,服務社會作為學校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方針;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以品牌、特色專業建設為龍頭,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立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人才質量標準融合國際、行業職業標準,創新質量評價體系,努力培養出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的高素質、高技能專門人才;走人才培養、技術服務并重,學歷教育與社會培訓并重,質量提升與效益發展并重,多類型、多形式創新發展之路,把學校建成“雙萬人”規模(其中學歷教育、社會培訓各一萬人),學歷與培訓并舉,專業特色鮮明,行業地位突出,辦學機制高效,服務地方水平高,人才培養綜合競爭力強,校園平安和諧,省內一流、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工科類高職名校。(2014年9月更新)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位于杭州市,毗鄰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是交通運輸部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公辦院校,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全國交通職業教育示范院校,浙江省示范高等...
BabyCenter是全球父母信賴的專業育兒網,提供全方位的懷孕、育兒知識。內容涵蓋準備懷孕,懷孕期,寶寶0-6歲各個階段。懷孕準備,懷孕注意事項,胎兒發育,寶...
福建省浦城第一中學始創于1921年9月,是國內優秀的省一級達標高中,實行全封閉寄宿制教學,教風、學風優良,值得莘莘學子們選擇就讀。
廣州美術學院是華南地區唯一一所高等美術學府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是在2000年6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由佛山市人民政府舉辦的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學院由原佛山煤田職工地質學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簡稱“西電”或“西軍電”,坐落于古都西安。學校是中央部屬高校,教育部直屬、工信部共建,國家首批“211工程”,是“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