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縣,山西省晉中市轄縣。位于山西省中部,地處晉中盆地,始建于西漢,歷史悠久,文化商貿發達,與祁縣、平遙共同成為聞名遐邇的晉商故里,境內有諸多晉商大院遺存,以曹家大院和孔祥熙宅院(孔祥熙出生在太谷)為其代表。是盛唐詩人白居易的祖籍地,近代大財閥孔祥熙的出生地。久負盛名的宮廷圣藥“龜齡集”和“定坤丹”出產于太谷。太谷餅和壺瓶棗享譽全國。明清民國時期,太谷富商巨賈云集,成為中國北方金融、商業中心,固有“旱碼頭”、“小北京”之稱。
太谷縣位于山西省晉中盆地東北部。地理座標,東經112°28'~ 113°01′,北緯37°12′~37°3′2。東北與榆次市相依,東南與榆社縣交界,西南與祁縣毗鄰,西北與清徐縣接壤。東西50公里,南北39公里。總成積1033.6平方公里。平面輪廓呈鴿子展翅狀。
從縣城計算〔直線距離):東至太谷、榆次、榆社交界的三縣垴山43公里;南至太谷、榆社、祁縣交界的吳家背山25公里;西至祁縣的張家堡東6公里;北至清徐的溫李青村9.5公里。至榆次區城34公里,至清徐縣城28公里,至祁縣城22公里,至榆社縣城54公里,至和順縣城90公里。
一、與榆次縣界之變遷。金大定中,榆次之修文、仁義二鄉劃歸太谷〔3750戶)。歷經元、明、清數百年之演變,直到民國二十九年(1940),西赤土村劃歸榆次。之后,梁平、田喬、小祁、蒲池、黃河峪、大佛頭、佃家院、馮家局8村,也劃歸榆次。
二、與榆社縣界之變遷。民國三十年(1941),晉冀魯豫邊區太行區第二專署將偷社縣之白壁、常瑞、康五科、東五科、格子坪、武莊、山頭、東凹、寺兒、漫天嶺、后嶺,西寬、南嶺、地黃灘、井泉溝、娥兒溝、牌坊、羅秀等18個村莊劃歸太谷。1996年,以上18村復歸榆社。
三、與祁縣縣界之變遷。太、祁二縣邊界村莊,古有“三村換一鎮”之說。太谷將白圭鎮與祁縣之官廠、永安、榆林三村相換。民國三十年(1948年),上、下黑峰、通天溝三村劃歸祁縣。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復歸太谷。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西炮守堡、東沙堡兩村劃歸祁縣。1956年,官廠、永安、榆林三村重歸祁縣,井將與祁毗鄰之聚理、嘉樂莊二村(當時屬官廠鄉)同時劃歸祁縣。
太、祁二縣,于1958年11月——1961年5月,合并稱太谷縣,縣治在太谷城。
太谷,西漢始稱陽邑縣。新莽天鳳元年(14年),改稱繁攘縣。晉時,復稱陽邑,隸太原國。北魏時,隸太原郡。太平真君九年(448),廢縣。景明二年(501年)復置,隸太原郡。北齊時,隸并州。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占并州,縣城由陽邑西遷10公里到白塔村(即明星鎮)。隋大業三年(607),罷并州為太原郡,太谷隸太原郡。唐武德元年(618),復并州,太谷隸并州。唐武德三年(620),于太谷置太州,轄太、祁二縣,六年(623)州廢。復隸并州。開元十一年(723),改并州為太原府,縣隸府。五代時屬后唐,后晉,后漢,北漢。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屬宋。至和元年(1054),以并州為太原府,縣仍隸府。金興定四(1220)隸晉州。元廢晉州,置太原路,縣隸路。大德九年(1305),太原路改冀寧路,縣屬冀寧路。明、清兩代均隸太原府。
51電子網(51dzw.com)是國內最專業的IC電子交易平臺,集IC、電子元器件、二三極管、電子/容管等供求信息,擁有五千萬條IC型號和四百多萬的電子元器件P...
江蘇騰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研制生產旋轉接頭及其相關產品的企業,公司長期致力于密封與磨擦技術的研究,為大家提供無時不在的精誠服。
FX168外匯寶提供實時外匯牌價,匯率換算,黃金,今日黃金價格,白銀價格,美元走勢圖,外匯黃金實時行情及投資資訊,是全球視野下的中文財經網站。包括外匯投資策略,...
中國南方電網
上海順源印務有限公司是生產畫冊、樣本、企業宣傳冊等紙制印刷品企業,在印刷經營運行環節上全面推行數字流程管理,為不斷壯大而奮斗著。
嘉興兼職網免費提供最新最全的嘉興兼職招聘信息,您可以免費查看和發布嘉興大學生兼職,周末兼職,家教兼職,傳單派發,寒暑期等兼職信息。找嘉興兼職首選嘉興上上兼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