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縣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轄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02°35′~103°30′,北緯31°35′~32°38′,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中段北端的岷江上游,岷山與邛崍山脈交匯處。東南與茂縣連接,西南與理縣毗鄰,西接紅原縣,東與松潘接壤。距省會成都317公里,距九環線98公里。黑水縣幅員面積4356平方公里。黑水縣以境內黑水河得名。黑水為藏語“措曲”意譯,“措”生鐵之意、“曲”水之意,引伸為黑水。因河流貫穿全境,河水呈黑色故稱。黑水縣境內有卡龍溝風景區、達古冰川、三奧雪山等旅游景點。還有酸菜、酥油茶、玉米饃饃、咂酒等特色美食。2009年黑水縣完成地方生產總值43918萬元。
黑水縣介于東經102°35′—103°30′,北緯31°35′—32°38′之間,地處四川省西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中段北端的岷江上游,與九寨溝毗鄰。距省會成都310公里,距州府馬爾康176公里。黑水縣總面積4356平方公里,東西長約85公里,南北寬約72.5公里。
黑水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拔3544米,最高海拔5286米,最低海拔1790米。縣城蘆花海拔2350米,高差1000~2000米。境內群山屹立,山巒起伏,雪峰對峙,河谷深切。海拔5200米以上雪峰4座。色爾古河壩最低,海拔1790米,境內岷江上游三條支流黑水河、毛兒蓋河、小黑水河和48條溪流形成網系。
黑水河年徑流量38.8億立方米,年平均流量123.2立方米/秒,毛爾蓋河年徑流量8.9億立方米,年平均流量28.2立方米/秒,小黑水河年徑流量1.8億立方米,年平均流量5.8立方米/秒,99條溪溝年徑流量12.3萬立方米,年平均流量38.9立方米/秒,水量充沛,河床比降大。水能總蘊藏量15.39萬千瓦。
截至2013年底,黑水縣有森林植物95種,藥用植物400種,經濟林木37種,主要有云杉、櫟、樺、松等林木;大黃、羌活、五加皮、蟲草、貝母、天麻、杜仲、黨參等藥材;牧草、食用菌、竹類、野生花卉等植物資源。動物有獸類88種,鳥類52種,兩棲類7種,爬行類9種,魚類5種、昆蟲164種。獸類有蘇門羚、金絲猴、小熊貓、林麝、水獺、鹿等。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黑水縣常住人口為60704人,人口密度為15人/平方公里。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570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704人,增長 6.5%。全縣戶籍人口為60885人(男性人口為30639人,女性人口為30246人)。
2009年黑水縣地方生產總值43918萬元,比2008年減少18.6%。第一產業增加值9383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2772萬元,其中工業增加值3698萬元(規模以上2744萬元,規模以下954萬元),建筑業19074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763萬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1.1、72.6、16.3。
-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2010年1月12日在京成立,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是我國具有民間色彩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基金會的宗旨為,募集社會資金,開辟民間...
-
-
和田政府網是由**和田地區行政公署主辦、**和田地區行政公署辦公室承辦運行維護的政府官方門戶網站,是和田地區服務社會公眾的重要窗口、政府信息公開的第一平臺、政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