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爾縣隸屬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管轄,縣城位于首府正南40公里處。全縣總面積3436平方公里,轄5鄉3鎮1個經濟開發區,人口約20萬。
和林格爾縣地形地貌多樣,屬內蒙古高原向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素有“五丘三山二分川”之說。全縣耕地總面積100萬畝,其中水澆地面積約30萬畝,有林面積23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4.5%。駐縣企業蒙牛集團總部位于縣屬的自治區級開發區內,云計算基地位于縣屬的盛樂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內。
和林格爾縣歷史悠久,秦屬云中郡,西漢置定襄郡,北魏時曾建都盛樂,唐代置單于大都護府,成為北方地區最為顯赫的古代歷史名城,其后歷代都設縣置郡。1995年經國務院批準,由烏蘭察布盟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
全縣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14年底,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40.7億元,與上年持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9.84億元,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2.4億元,增長20.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160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510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2.5億元,增長12%。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18:45:37,全縣呈現出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優美的良好景象。2003年以來,和林縣先后獲得中國西部百強縣、全國文明縣城、中國西部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縣、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等稱號,全縣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推進縣域經濟多元化,優勢特色產業蓄勢待發。近年來,和林縣著力推進縣域經濟多元化發展,以經濟開發區、盛樂現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電力園區、石材園區、大紅城現代物流園區為載體,著力培育以乳業為代表的綠色食品加工業,打造自治區重要的綠色食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培育以云計算產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打造服務全國、互聯世界的重要云計算產業基地;培育以和林電廠為代表的電力產業,打造自治區重要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培育以蒙草公司、和盛育林公司為代表的生態產業,著力打造生態示范強縣;以花崗巖開采加工為代表的石材產業,打造自治區重要的石材生產加工輸出基地;以盛樂文化品牌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旅游物流產業,著力打造首府重要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培育以香港浩源碳纖維、富勒稀公司為代表的新材料、新技術產業,打造戰略性新型產業示范基地。縣內七大優勢特色產業初步成型、蓄勢待發。
打造首府衛星城,加速推進與首府同城化發展。我縣具有與首府時空距離較近的優勢,按照打造首府衛星城、推進與首府同城化發展的總體布局,開通了連接首府的“金盛路”和連接城關鎮與經濟開發區的“和盛路”,開通了和林直通首府的公交車,率先在全市推進了城鎮公交一體化改革,進一步拉近了與首府的時空距離。堅持規劃先行,按照“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強”和“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目標要求,突出西口文化、盛樂文化、生態特色、水系景觀建設,堅持因地制宜、重點突破,加快中心城區改造建設步伐,全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首府衛星城和首府南花園,加快與首府的有效對接。
著力保障改善民生,構建和諧和林格爾。我縣始終堅持經濟建設與民生工程同步推進,同步發展。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放松民生工作的改善,努力使發展成果讓全縣人民共享。2015年上半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80元,同比增長9%;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602元,同比增長10%。全縣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障體系;農村危房改造、城鎮棚戶區改造和回遷安置等建設取得了新進展;建成了一大批公共文化體育服務設施、便民市場、公共廁所,推進了“十個覆蓋”工程農村通路、通電、通水、改善居住環境等工程建設,公共服務進一步向農村延伸,城鄉公共服務逐步均等化,城鄉差距不斷縮小。調整提高了干部職工工資待遇,最大程度地解決了城鄉群眾高度關心關注的上學、就醫、就業、住房等問題。深入開展平安和林格爾建設,為科學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
-
1991年6月,中央決定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下設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是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它的主...
吉林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成立于2003年4月,是隸屬于吉林市人民政府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目前,機關內設10個處室,下設4個市區分中心和5個縣(市)分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