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地處黔北極地,位于云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全縣總面積2157平方公里,轄10鎮4鄉83個村(社區),現有人口35萬人。
道真是仡佬民族文化的發源地。道真秦屬巴國,漢屬巴郡,隋屬信陽,唐、宋、元為真州,明置真安州,1941年置縣,因紀念漢儒尹珍(字道真)先生在此興教辦學教化先民之功而得名,1986年撤縣設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道真是全國兩個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之一,現有仡佬族17萬人、苗族9萬多人。仡佬人民世居道真,世代相承,民族民間文化意蘊深厚、獨具特色。“道真儺戲”、“三幺臺”、“高臺舞獅”等分別被列為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全縣登記不可移動文物84處,有一處為新石器時代人類生活遺址。“道真儺戲”原始而神秘,儺技“煞鏵”、“上刀梯”等堪稱一絕;“高臺舞獅”、“打篾雞蛋”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融健身、娛樂一體,技藝高超;仡佬族的居室、服飾、飲食、婚喪禮俗等生活習俗獨具特色,仡山大宴“三幺臺”每筵席經茶、酒、飯三席而終,味美情濃。
道真是休閑避暑旅游的目的地。常年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6攝氏度,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全縣植被廣闊,3000多種物種,有瀕臨絕跡的銀杉、紅豆杉等珍稀植物550余種,有面積近300平方公里的大沙河省級自然保護區。良好的自然生態和突出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一幅幅優美的自然風光,全縣有芙蓉江文化長廊、長巖十里峽、夢幻天城石林、黃泥洞、仙女洞、磨盤山等自然景觀,是休閑娛樂、避暑度假、旅游的美好去處。
道真是黔渝開放合作的橋頭堡。地處渝黔之交,南距遵義市區180公里,北至重慶市區160公里,是黔中經濟區連接成渝經濟區的“結合部”,是黔渝開放合作的橋頭堡。道真至南川高速公路建成后,道真與重慶時空距離縮短在一小時內,道真融入“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道真是投資創業發展的好地方。道真資源富庶。有蘊藏量40多萬千瓦的水能資源,有儲量超3億噸的鋁土礦國家大型礦床、遠景儲量1.44億噸的硫鐵礦、儲量超1.7億噸的煤炭資源和鉛鋅礦、鐵礦等20余種礦產資源;有年產60萬噸的新型干法水泥廠1個。道真農業產業初具規模。有“黔北藥庫”之稱,洛黨參為全國三大名黨參之一;“仡山硒鍶”系列茶產品多次獲全國中茶杯特等獎,是全省中央投資產茶重點縣;常年生產烤煙20萬擔,是全國中間香型優質烤煙基地縣;常年出欄商品豬20萬頭,是“黔北黑豬”核心區和全省優質生豬基地縣;有商品蔬菜基地10萬畝,是全省商品蔬菜生產規劃大縣。道真投資環境良好。已獲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全省“無毒縣”、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范縣、平安建設先進縣稱號,連續多年名列省市公眾安全感測評前茅;獲國務院第五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今后幾年,道真將在省、市的堅強領導下,高舉發展、團結、奮斗的旗幟,堅持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主基調,深入實施“工業強縣、城鎮化帶動”主戰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突破突圍、跨越發展,著力推進“八大工程”(扶貧開發攻堅工程、新型工業壯大工程、現代農業推進工程、生態旅游培育工程、城鎮倍增集聚工程、美麗鄉村推廣<提升>工程、基礎設施先行工程、和諧民生優先工程),致力強化“五大保障”(堅持招商引資,強化投入保障;堅持統籌兼顧,強化要素保障;堅持深化改革,強化機制保障;堅持依法治縣,強化環境保障;堅持從嚴治黨,強化組織保障),主動融入“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和“長江經濟帶”,力爭把道真打造成黔渝合作“橋頭堡”、成渝都市“后花園”和黔北經濟“新明珠”,建成縣強民富生態美的新道真。
-
國務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準成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作為管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自然科學基金委根據國家發展科學技術的方針、政策和規劃,...
太原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對全市外事、僑務、港澳工作重要事項進行調研并提出建議;督促檢查全市外事僑務港澳工作政策執行。
-
中國·門頭溝,即門頭溝政府信息網,是北京市門頭溝區政府在互聯網上統一建立的網站群,包括門頭溝政務門戶網站和各分站,是門頭溝區最權威的政務網站和對外宣傳網絡平臺,...
上海市流通經濟研究所專注于為上海市委市府提供決策咨詢服務,網站專業發布最新流通法規、流通政策、國際貿易、流通**等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