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古稱永昌,轄隆陽、施甸、騰沖、龍陵、昌寧一區四縣72個鄉鎮(街道辦事處),位于云南省西部,距昆明498公里,內鄰大理、臨滄、怒江、德宏四州市,外與緬甸山水相連,騰沖、龍陵2個邊境縣的國境線長167.78公里。全市國土面積19637平方公里,山區面積占92%。2011年末總人口254萬,有世居少數民族12個,少數民族人口25.8萬人,占總人口的10.3%。有華僑、歸僑、僑眷60多萬人,分布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西漢置不韋縣,東漢永平12年(公元69年)設永昌郡,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條國際商道“蜀身毒道”——南方古絲綢之路的要沖,“南方絲綢古道”經保山至緬甸的密支那,再向西到印度雷多,比從廣東、廣西港口繞道馬六甲海峽運程縮短近5000公里,是中國溝通南亞次大陸的最便捷“橋梁”。抗戰時期相繼開通的滇緬公路、中印公路(又稱史迪威公路)和中印輸油管道,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特別是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
在保山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蜀漢時期云南郡太守呂凱、清代人稱“永半朝”的三部尚書王宏祚、清末回民起義領袖杜文秀、北洋政府代總理李根源、哲學家艾思奇、云南地下黨創始人李鑫等先賢圣哲。
年平均氣溫14—17℃,年降雨量1400毫米,森林覆蓋率62%。保山素有“滇西糧倉”的美譽,鐵礦、鉛鋅礦、硅灰石等儲量大、品位高。水能資源得天獨厚,理論蘊藏量1023.75萬千瓦,技術可開發量821.6萬千瓦,目前已開發水電裝機容量達52萬千瓦。有地熱溫泉179處,熱能儲量250萬千瓦,為全國第二大熱氣田。
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被譽為“世界動植物南北交匯走廊”、“物種基因庫”而名揚世界,2000年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有龍陵邦納掌的神湯奇水,有騰沖蔚然壯觀的火山、熱海、北海濕地,有氣壯山河的松山抗戰遺址和國殤墓園,有在“2005年CCTV中國十大魅力名鎮”評選中榮登榜首的和順古鎮。
全年完成生產總值380億元,增長15%;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20億元,增長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億元,增長18%;進出口總額1.25億美元,下降46.4%;財政總收入57.6億元,增長21.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5.5億元,增長26%;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32.5億元,增長24.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0元,增長15.2%;農民人均純收入5500元以上,增長24%;城鎮登記失業率3.94%;人口自然增長率6.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8%;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
-
臨滄市人民政府主辦,以發布政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提供便民、惠民服務,溝通政府和公眾為己任,推動臨滄信息化建設和政務公開。是展示臨滄文化的舞臺,宣傳臨滄形象的窗...
伊吾縣位于**維吾爾自治區東北部,天山北麓東段,東北部與蒙古國交界,西部與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相鄰,南部與哈密市隔山相望,喀爾里克山主峰最高達4886米,淖毛湖盆...
-
寧波市鎮海區政府網專注于發布鎮海新聞、政務公開、政民互動、政策文件、鎮海視頻等欄目資訊。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專注于充分發揮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優勢的國家生命科學基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