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苗族第一縣”——臺江,是一個聚自然風光、民族風情、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少數民族旅游縣份,是遠古生命的搖籃,是地球優秀先民的殉難地。境內以其險要適中的地理位置、優雅迷人的自然環境、古樸濃郁的苗族風情、奇特秀麗的人文景觀、物類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寬松的投資環境及優惠的投資政策而引起世人矚目、贏得世人青睞、受到投資者歡迎和擁戴。
一、地理位置:臺江位于貴州省東南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跨東經108°15′—108°34′,北緯26°23′—26°52′。東西寬36公里,南北長53公里,總面積為1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3195畝。縣城駐地距州府凱里市38公里(坐半個小時車可到達),距省府貴陽市218公里(坐3個小時的車可到達)。全縣轄2鎮6鄉,157個村(居)委會,3個社區,2個居委會。縣內水陸交通便捷,四通八達,60號高速公路、320國道線穿縣而過,8個鄉鎮都通公路,村村都通電、通水、通廣播電視,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苗疆文化生態旅游城”初露端倪。
二、自然環境:臺江地處云貴高原東部苗嶺主峰雷公山北麓、清水江中游南岸。境內地形地貌奇特,高山、盆地、河谷錯落有致,相輔相存,最高海拔1980米,最低海拔455米,平均海拔717.5米,山川秀麗,景色宜人,屬中亞熱帶溫和濕潤氣候區,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6.5℃,年平均降水量1801.7毫米,無霜期320天,宜農、宜林、宜畜、宜漁,農業發展條件十分優越。
三、民族風情:全縣有15.9萬人口,有苗、侗、土家、布依等15個少數民族,其中苗族同胞占全縣總人口的97%,有“天下苗族第一縣”之稱。境內民族風情古樸濃郁,得天獨厚,有依山傍水的民居建筑,精美絕倫的苗族刺繡,巧奪天工的銀飾盛裝,瑰麗奪目的工藝制品,心驚肉跳的牛斗狗爭,驚險火爆的舞龍噓花,熱情奔放的笙鼓舞蹈,浩如煙海的文學歌曲,崇尚文明的禮儀風范,別具情趣的婚戀習俗等;有“世界最長的節日”—祭祖節(也稱“世界第一俗”,13年才過一次,每次過3年時間),有“世界最古老的情人節”—姊妹節(也稱為“藏在花蕊里的節日”),有“世界唯一的獨木龍舟節”—施洞龍舟節,有常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的、遐邇聞名的“東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有榮獲2003年度西部民歌大賽金獎的苗族大歌—反排多聲部、方召情歌。這里是歌與舞的海洋,是情與愛的世界,有“文化藏在身上,史書從頭讀起”之說。每一個節日、每一次活動,都包涵著沉積厚重、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被聯合國列為全球一等“返璞歸真、重返大自然”的十大人文旅游景區之一。
四、人文景觀:人文景觀是臺江旅游的一大產品,境內無跡不古,是貴州東線旅游線路上的一朵奇葩。有編在歷史教科書上的、歷經十八年的反清英雄張秀眉領導的苗族人民起義遺跡、遺址,有建筑風格異彩紛呈的古軍事重鎮—施洞古鎮,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有寒武紀時代古生物化石群遺址及博物館、山清水秀的自然景區、巖洞群數不勝數。
五、自然資源:臺江地阜物華,水利、礦產、生物資源十分豐富。境內土壤肥沃,群山蔥綠,林木蒼翠,植被保存完整,森林覆蓋率達60.81%,是貴州的十大林區縣之一。樹種以松、杉為主,針、闊葉等多種珍稀樹木及植物交錯并存,有天然草場7萬多畝;中藥材有天麻、人參、銀耳、杜仲、靈芝、黃柏等;有取得了A級國家綠色食品標識證書和省優質果品稱號的“苗疆牌”金秋梨種植面積3.2萬畝,年產果品2000萬公斤;有集中連片的綠茶、苦丁茶、金銀花種植基地數千畝。山中有金山猴、獼猴和蟒、蛇及穿山甲等多種動物繁衍棲息,地下有鉛、鋅、銅、鐵和硅等多種金屬及重晶石、大理石、磷、粘土、石灰石等非金屬礦產。水資源尤為豐富,有近百條溪河分別流入清水江、巴拉河、翁你河、翁密河,流域面積1210平方公里,總長494.8公里,年平均流量44.6億立方米,水質清澈無污染,水能蘊藏量大、開發潛力大;有地方小型水電站3座,總裝機容量1771千瓦;投資2.08億余元的巴拉河流域巖寨水電站已裝機發電;投資1.5億元的臺雄水庫正在修建。臺江縣風資源較為豐富,儲量為25萬千瓦,一期工程投資5.25億元的紅陽風電場項目正在建設。
六、投資開發:臺江已在距州府26公里的臺盤鄉和革一鄉建立工業聚集區,并時刻承諾以“四最”(最真誠的態度、最寬松的環境、最優惠的政策、最熱情的服務)迎接中外來賓投資開發。
每日甘肅網政務頻道是甘肅最大規模最具影響力的門戶網站,提供甘肅政要、曝光臺、政策解讀、熱點專題、焦點推薦等資訊。
-
-
-
中國益陽網
交通安全服務管理平臺專業提供電子監控處理、繳納罰款、預選機動車號牌、補換領號牌、駕駛人考試預約、公告參數查詢、機動車違法查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