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地處黑龍江南部,松花江北岸,呼蘭河下游,是上世紀三十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蕭紅的故鄉,素有“江省鄒魯”、“滿洲谷倉”之美譽。2004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區,轄3鄉7鎮10個街道辦事處,幅員面積2229平方公里,2014年末戶籍總人口631553人,比上年增加189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7737人。
新石器時代早期呼蘭就有了人類活動,到了遼金時代,誕生了胡拉溫屯這個最早見于史書的村落。清雍正十二年(1734)始設呼蘭城,是黑龍江省最早開發的五城(齊齊哈爾、黑河、墨爾根、布特哈、呼蘭)之一。蜚聲中外的蕭紅故居,東方巴黎圣母院之稱的天主教堂,清新別致的四望亭,亞洲之最的百年仙人掌,文廟、三光庵、清真寺等宗教建筑,賦予呼蘭深厚的人文底蘊,構筑了獨具特色的城市景觀。
扼守哈爾濱北大門,是省城、市府北向交通要沖,處于全省“八大經濟區”戰略格局的重要極點,是全市實施“一江居中、兩岸繁榮”戰略的重點區域,地處東北亞經濟合作圈,南向輻射吉林、遼寧及內地省份,北向輻射龍江腹地及東北亞,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交匯之地。濱北、濱州兩條鐵路境內通過,哈黑、哈大、哈綏等5條國省級公路貫穿全境,城市內環直接聯通太平國際機場,形成了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四位一體”交通網絡,成為連接黑龍江北部及俄羅斯、東北亞的重要通道。
擁有利民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12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2.5平方公里,累計入區企業429戶,引進資金總額650億元,形成固定資產548億元,集聚形成了生物醫藥、綠色食品、機械制造、文化教育、商貿旅游等主導產業。先后被國家有關部委批準為國家火炬計劃利民醫藥產業基地、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區、國家生物產業高技術示范基地;被省政府確定為哈大齊工業走廊核心示范區、黑龍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基地和省級新型工業化醫藥產業示范基地,利民生物醫藥產業園列為全省產業建設三大重點園區之一,實行省、市、區三級共建?!八山苁畛恰北皇形⑹姓_定為“北國水城”樣板區。
集聚形成了以譽衡藥業等52家高科技醫藥企業為支撐的國家火炬計劃利民醫藥產業基地;以正大雪蓮等46家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為龍頭的綠色食品產業園;以哈師大等22所院校云集形成的“大學城”;以哈軸等28家企業為骨干的機械制造產業園;以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東北市場、杉杉永達商業綜合體、松江避暑城、呼蘭河口濕地公園等休閑項目為引領的商貿旅游產業板塊。
境內“一江四河”(松花江、呼蘭河、泥河、少陵河、漂河)縱橫交錯,擁有66公里的江岸線,70公里的呼蘭河流長,中國最大的城市濕地。大江河、大森林、大濕地的特有景觀和天然的濱水生態,為發展生態宜居、休閑旅游產業提供了重要的資源保障。
2014年實現生產總值304.7億元,增長6.3%;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24.7億元,同比增長9.13%;區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1億元,同比增長6.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56億元,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1.7億元,增長12.7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29元,增長9.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2801元,增長12.6%。
全面實施“跨河北擴、沿江東拓、產業興城、強區富民”戰略,致力實現從“融入大都市”到“全面城市化”的重大轉折,全力構筑“一城一谷一集一紐”空間布局?!耙怀恰保杭唇ㄔO呼蘭健康產業城。以發展生物醫藥、綠色食品、文化教育、都市農業、商貿旅游等健康產業為重點,全力打造健康的產品、良好的生態、宜居的環境,夯實城市和產業互動發展的基礎,打造產城一體的示范區?!耙还取保杭创蛟熘袊狈剿幑取R蚤_發區生物醫藥園區為載體,建設5大功能區36個功能單元,力爭2020年集群產能超千億元,建成省內最大、國內一流、全國有名的專屬醫藥園區。“一集”:即形成大江北商貿物流倉儲集散中心。以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東北市場和杉杉永達商業綜合體為龍頭,引進、生成、發展、壯大集散貿易功能性項目,加速匯聚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打造現代化物流集散中心?!耙患~”:即構建省城北部中轉樞紐。規劃城區重點內環,貫通開發區與陽明灘大橋的連接,建設濱江特色生態景觀大道,全面激活水路、鐵路和公路交通資源,打造省城通往北疆腹地重要交通樞紐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