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的西南邊陲,一座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口岸城市正在崛起,她就是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的憑祥。
兩千年的文明積淀,古老滄桑的歷史烙痕,鑲刻在雄偉而斑駁的友誼關城墻上。關樓下,歲月湮滅了黃塵古道;今朝憑祥,風生水起,百舸競流,一派生機勃勃。
憑祥是一座歷史名城,自唐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建置,宋皇佑五年(公元1053)置憑祥峒,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憑祥歷來都是南疆邊防重鎮,在這里,1885年3月,馮子材率領軍民取得了震驚中外的的鎮南關大捷;1907年12月,孫中山親自領導了鎮南關起義;1949年12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將紅旗插上友誼關,宣告廣西全境解放;1956年11月16日,國務院批準成立憑祥市;1992年,國務院批準憑祥市為沿邊對外開放城市;2002年11月,國務院又批準憑祥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直轄市,由崇左市代管。
憑祥的區位優勢明顯,地處廣西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兩個板塊的交匯區,是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一軸兩翼”中的重要節點城市,“南疆國門第一路”的南友高速公路和322國道的終點與越南一號公路對接,是中國通往越南乃至東盟最大、最便捷的陸路通道。憑祥與越南接壤, 邊境線長97公里。總面積650平方公里,總人口11萬人。憑祥轄區內有憑祥(鐵路口岸)和友誼關(公路口岸)2個國家一類口岸、平而關(水路口岸)1個國家二類口岸,弄堯(含浦寨)、憑祥(叫隘)、平而、油隘4個邊民互市點,是廣西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規模最大的邊境口岸城市。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加快,憑祥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國家批準實施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發展規劃,規劃中的憑祥組團作用凸顯;2008年12月,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落戶憑祥;國家級的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正在加快推進;國家更加重視邊境口岸城市的發展,邊民互市進出口每人每日免稅額由3000元調整到8000元,對外貿易政策將迎來新的調整。當前,南寧至河內(嘉林)國際旅客列車已正常運營;中越兩國直通車工作正在抓緊推進,憑祥、諒山兩地不久將實現公務車、商務車、客車和貨車直通;南寧至憑祥鐵路擴能和高速鐵路建設的即將啟動,中國通往東盟的陸路通道更加凸顯……。憑祥已成為廣西、中國乃至世界關注的熱點,聚焦了廣大投資者和客商的目光。千年雄關,百年機遇,放眼東盟,走向世界。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憑祥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進一步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大力發展通道經濟、口岸經濟”的發展戰略,明確了“推動科學發展,把憑祥建設成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口岸城市”的發展定位,確定了以“實施大開放、大合作,建設大通道、大口岸,發展大貿易、大物流,實現大跨越、大突破”的發展目標,大力實施“12345”工程,以綜合保稅區作為龍頭和引擎,抓住開放、投資兩個關鍵,實現解放思想、整合人力資源、優化發展環境三大突破,以超常規的思路、措施、力度、隊伍等要素促發展,狠抓綜合保稅區建設、城市規劃建設、農村農業基礎建設、口岸經濟項目建設及旅游、物流、邊境加工業三大產業項目的五大攻堅戰,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擴大投資規模、轉變發展方式,實現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跨越發展。
自1992年國務院批準憑祥市為沿邊對外開放城市以來,憑祥市委、市政府立足邊境口岸城市實際,利用“邊”的優勢,突出“邊”的特色,做好“邊”的文章,以通道為依托,以口岸為平臺,以政策為導向,以商貿、物流、加工為主業,大力發展口岸經濟和通道經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完善口岸功能,開通浦寨·弄懷邊境貿易區卡鳳監管大門和憑祥(叫隘)邊民互市點;整合邊境貿易區資源,建設憑祥邊境貿易中心,將弄堯(浦寨)、油隘、平而、憑祥(叫隘)四個互市點布局為集邊貿進出口交易區、聯檢查驗區、商業服務區為一體的“一線四點經濟帶”,促進中越雙邊貿易的發展。友誼關口岸設立了廣西第一個進出口貨物電子核放區,提高了憑祥口岸的通關速度,極大地促進了邊境貿易的發展,對外貿易紅紅火火,貿易區車水馬龍、商賈云集。憑祥市邊境小額貿易成交額已占崇左市邊境小額貿易成交額的90%以上,占廣西邊境小額貿易成交額的75%以上。
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于2008年12月19日落戶憑祥,這是我國目前獲得批準的在陸地邊境線上設立的第一個綜合保稅區。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分三個功能區:分別為國際貿易區、保稅物流區和保稅加工區。自開工建設以來,已相繼有一批如廣東出口加工區、年產20萬噸工業乙醇等項目重大項目落戶憑祥。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將成為拉動憑祥地方經濟發展的“引擎”,憑祥也將迎來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蓬勃發展的邊境加工業,使憑祥實現了生產和貿易的對接。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于1992年獲國務院批準設立,憑祥市充分發揮邊境經濟合作區的優勢,實行“一區多園”的管理模式,邊境經濟合作區下轄南山工業園、友誼關工業園、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憑祥物流園,充分發揮園區的集聚效應,促進工業、加工貿易和外向型經濟發展。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集貿易、加工、物流為一體,前店后廠,減少流通環節,實現生產和貿易對接,做大做強了邊境貿易。現在,很多有識之士,國內外商家看好憑祥的發展前景,到憑祥投資建廠、開店。
隨著對外貿易的做強做大,憑祥物流業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南疆國門第一路”南友高速公路、322國道、沿邊公路、湘桂鐵路及其縱貫莫斯科—北京—憑祥—河內的國際聯運,以及平而河水路,構筑了憑祥市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對憑祥發展壯大對外貿易和物流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憑祥物流園是廣西目前最大的物流園,一期已于2006年12月投入使用。二、三期項目規劃建設用地2700畝,總投資25.3億元,建成后將計劃實現每年1000萬噸的貨物吞吐能力和300億元的展示交易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憑祥物流園的建成、運營,帶動憑祥物流業快速發展,將極大地提高了憑祥對外開放的水平。
憑祥的邊關旅游景點既獨特又迷人,中國九大名關之一的友誼關,雄偉的古炮臺,巧奪天工的白玉洞,有神秘莫測的平崗嶺地下長城,婀娜多姿的中越界河平而河使人留連忘返;這里正成為中外旅游的目的地和集散地,琳瑯滿目的中國商品使憑祥成為了越南及東南亞游客的理想購物場所;而邊關的異國風情、越南的特色小吃、精雕細刻的紅木精品則引來眾多的國內游客。特別是中越邊境旅游異地辦證試點業務的開通,更使憑祥的跨境旅游快速升溫。憑祥市充分利用“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這張名片,抓住機遇、立足邊關、突出特色,整合旅游資源,確定了以“邊”為特色的“一軸兩翼”旅游發展格局(即以“友誼關景區”為軸心,以“東盟風情園”和“大連城景區”為兩翼),憑祥已經形成了廣西“南國邊關風情游、中越邊境跨國游、邊貿購物考察游”三大旅游精品線路。
為了樹立國門城市的良好形象,努力把憑祥建設成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口岸城市,根據自治區黨委郭聲琨書記“特色立城、特色建城、特色興城” 的指示精神和崇左市委崔智友書記強調突出邊關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要求,按照“拉開框架,擴大規模,提升形象,完善功能”的思路,著力建設一座多種文化融合,有品味、有特色的口岸城市,憑祥市委、市政府適時進行了城市擴建及改造工程,城區建設繼續向南、向西擴展,整合保稅區、邊貿區及口岸區等沿線區域,形成一個“葡萄串式”的城區。城區內則全面實施城市風貌改造工程和城中村改造工程,將民族、歷史、人文景觀、現代氣息、東盟風格等元素融入其中,使現代城市特色、口岸特色、民族特色更突出更有品位。狠抓綠化、亮化、美化等“三化”工程,使憑祥城市建設更加亮麗起來。一個應勢崛起、生機勃勃的邊關憑祥展現在世人面前。
這是一個因為交流、融合而被人們稱為中國最具親和力和感召力的城市,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在迸發、在延續。近年來,憑祥不斷加強對越文化交流,與越南地方的友好往來不斷擴大。每年在憑祥舉辦的中越商品交易會和邊關旅游節、在越南舉行的文化藝術節和中越商品展銷會等,就成為了中越經貿、旅游、文藝交流與合作的平臺。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加快,憑祥逐步把文化交流延伸到東盟各國,著力打造成為中國與東盟文化體育交流中心。
和諧的邊關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經過邊關各族兒女的不懈努力,憑祥先后摘取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科普示范市、“2005—2008年全國平安縣市建設先進城市”、廣西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廣西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南珠杯”競賽特等獎等榮譽稱號,憑祥將成為溝通中國內地與東盟各國的最便捷的國際大通道,成為中國與東盟各國實施雙向開放的橋梁,成為中外客商縱橫中國內地與東盟兩大市場的理想投資地方。
如今的憑祥,美麗繁榮,充滿活力;憑祥市委、市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搶抓機遇,不斷深化改革創新,不斷推進開放合作,全力推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努力把憑祥建設成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口岸城市!
“朋友請到憑祥來,火紅的木棉為你開”。祖國西南邊陲一顆閃耀的明珠—憑祥,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歡迎您前來投資置業、觀光考察!
遼寧省教育廳,是遼寧省的教育主管部門,負責管理遼寧省的辦學機構。遼寧省建立有中國特色的、面向21世紀的與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規模適當、結構合理、科類齊全的教...
浙江政務服務網是以政務為主體、服務為主線,全省統一架構、五級聯動的新型電子政務平臺。其中,省、市、縣(市、區)政府部門設服務窗口, 鄉鎮(街道)、村(社區)設服...
-
專業家教網站,能夠提供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學科以及奧數,小提琴,鋼琴,書法,計算機等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服務。為廣大學員提供各學科的兼職家教老師和專職家庭...
-
創建大連民意網,開通市委、市政府與廣大市民群眾互動交流的網上直通車,是全市開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凝心聚力建設富庶美麗文明大連”大討論活動的重要成果,是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