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古屬豫州,豫州為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中,故有“天中”之稱。自春秋戰國時代建制以來,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上自秦、漢,下至明、清,汝南一直是郡、州、軍、府治所,為八方輻輳之地。現轄12鎮、2鄉、3街道,281個村(居)委會。
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出自西晉時期的汝南馬鄉鎮,汝南留存有關梁祝大量遺址,現有梁祝墓、梁莊、祝莊、馬莊、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橋及梁祝師父葬地鄒佟墓等。
2005年12月,汝南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梁祝之鄉”。2006年6月,汝南“梁祝傳說”又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梁祝傳說”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漢族民間傳說。
2013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43.8億元,比上年增長8.3%。完成生產總值136.16億元,增長9.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27億元,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94.97億元,增長2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43億元,增長14.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96億元,增長2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4元,增長9.7%;農民人均純收入7572元,增長12.9%。農業著力培植發展蔬菜、林果和畜牧三個特色支柱產業。種植業生產全面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達7.24億公斤,實現“10連增”。
汝南素有豫南“糧油魚米之鄉”的美譽,被國家確定為糧食生產基地縣、油料生產基地縣、生豬外貿出口基地縣、優質小麥基地縣、農業綜合開發縣,先后榮獲“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油料生產百強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村民自治模范縣”、“全國溫室技術推廣協作縣”等稱號,瘦肉型豬肉質量和出口量居全國縣市前列,全縣宜漁面積18.3萬畝,被評為“河南省漁業生產十強縣”。汝南蔬菜面積超過30萬畝,日光溫室25000多座。汝南蔬菜批發市場是農業部定點市場,年交易額超8億元,輻射半徑超過500公里。汝南工業起步較早,擁有各類企業近200家,鄉鎮企業14735家,主要產品達2000多種,其中20多種產品獲省、部級以上優質產品獎,35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1個項目獲國家專利。汝南商貿活躍發達,全縣對外貿易供貨額達4億元人民幣以上,出口產品主要有糧食、食品、輕工、工藝、紡織、機械、土產、畜產、蔬菜等200多個品種,遠銷美國、日本、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
重慶市外商投資促進中心直屬于重慶市商務委員會,是一個服務的事業單位,專注宣傳重慶投資環境以及提供商務咨詢及社會服務。
東臺市位于江蘇省中部,鹽城市最南端,北緯32°33′~32°57′,東經120°07′~120°53′,東與黃海相連,南與南通市海安縣接壤,西與泰州市興化市毗鄰...
-
中國臺山門戶網站-臺山人的網絡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