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區隸屬中國重慶市,位于重慶市西部,地處重慶、四川兩省(市)接壤處,是重慶市大都市圈,距重慶市主城區94公里,距四川省成都市區246公里,東靠重慶市大足區、永川區,西接四川省內江市隆昌縣,南鄰四川省瀘州市瀘縣,北與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接壤。
2014年,榮昌區幅員面積1079平方千米;轄15個鎮6個街道;常住人口為68.57萬(戶籍人口為84.74萬);2014年,榮昌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0.4235億元。
榮昌區為“全國綠化模范縣”,獲得過“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全國縣域經濟科學發展特色縣”、“全國家庭教育工作示范縣”的榮譽稱號。
2015年6月18日,榮昌區正式掛牌成立。
2015年6月,榮昌區轄15個鎮6個街道,6個街道為昌元街道、昌州街道、廣順街道、安富街道、雙河街道、峰高街道。15個鎮為清江鎮、榮隆鎮、龍集鎮、盤龍鎮、遠覺鎮、吳家鎮、觀勝鎮、銅鼓鎮、清流鎮、仁義鎮、河包鎮、古昌鎮、直升鎮、萬靈鎮(原路孔鎮)、清升鎮。共有209個行政村42個社區;政府駐昌元街道人民路2號。
榮昌區位于四川盆地川中丘陵的川東平行嶺谷區交接處,介于東經105o17′~105o44′、北緯29o15′~29o41′之間。東南鄰永川區,南接四川省瀘州市瀘縣,西南連接四川省內江市隆昌縣,西北靠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北接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東北與大足區接壤,全境南北長44.3公里,東西寬39.1公里,幅員面積1079.1平方公里。以榮昌區螺罐山為界,中北部為丘陵區,南部為嶺谷區。
榮昌區以淺丘為主,地勢起伏平緩,平均海拔300~400米,山嶺南有古佛山(主峰三層巖海拔711.3米,為榮昌區最高點),中有螺罐山,北有銅鼓山,最低處在東南部清江鎮的瀨溪河水面。地勢北高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起伏不大、相對平坦。
榮昌區屬中亞熱帶濕潤東南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1099毫米,年平均氣溫17.8℃,年總積溫6482℃,無霜期327天以上,月極端最高溫度39.9℃(1972年),月極溫最低溫度-3.4℃(1975年),歷年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2℃,為265天。年平均日照時獲得1282小時,年降雨量1111.8毫米。
榮昌區戶籍人口為84.74萬人,比2013年增加3136人。其中農業人口44.55萬人,非農業人口40.19萬人,少數民族人口約3000人。。常住人口為68.57萬人,比2013年增加0.9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2.61萬人,增加1.54萬人,城鎮化率47.56%。
榮昌區發現的礦產資源有10多種,主要是煤炭、天然氣、陶土、頁巖、石灰巖、建材砂巖、石英巖和礦泉水等。煤炭可開采儲量9600萬噸,年產原煤185萬噸,精煤50萬噸;天然氣可開采儲量10億平方米;石灰巖探明儲量為1300萬噸;陶粒頁巖探明儲量為3億噸,可以作日用陶、工藝美術陶、優質建筑陶的原料。榮昌是重慶市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之一。[13]
根據1993年土地詳查結果,榮昌區擁有土地總面積107495.70公頃,其中有耕地63121.09畝。土種有水稻土、沖擊土、紫色土和黃壤四大土類及六個亞類。[12]
榮昌區水能徑流量3.25億m3,境內有大小溪河151條,重要的有25條,多屬沱江水系。
瀨溪河是流經區內的最大河流,從東北向西南斜貫區境東南部流入沱江,再匯入長江,區內流長51.5公里,是榮昌的水上大動脈,被視為榮昌的母親河。干流全長192公里,流經區境的干流長51.5公里,有約100條支流,流域面積為714平方公里。
清流河為榮昌與內江的邊界河,是區西北與內江商貿往來的水上交通要道,發源于安岳,經榮昌流向內江注入沱江,干流總長172公里,流經區境干流18.3公里。兩河流域面積有1054平方公里,納水廣,水量充足,可終年分段通航,平均年徑流量2.86億立方米。全區河流水力理論蘊藏量有10688.3千瓦,可供開發的有3000千瓦。在干、支流上建成沙堡等水電站多座。
榮昌區生物資源有經濟作物、藥用植物、園林植物和家畜家禽、淡水魚類等生物資源160余種。糧食作物盛產水稻、小麥、高粱、玉米等,經濟作物盛產茶葉、蠶桑、生姜等。畜禽類主要有豬、羊、鵝,其中榮昌豬為世界八大名豬、中國三大名豬之一。
-
北京共青團是國內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主要職責包括領導全市共青團工作、推進全市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全市青年統戰工作等。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是一家在北京注冊的非贏利環境機構。自2006年5月成立以來,IPE開發并運行中國水污染地圖和中國空氣污染地圖兩個數據庫,以推動環境信息...
-
-
張家界因旅游建市,是國內重點旅游城市,少數民族聚居區,**老區,這里生態優良,資源豐富,歷史久遠,地靈人杰。 建市以來,張家界人打開山門、敞開胸懷,加快發展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