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距首都北京420公里,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145公里。沙河市面積999平方公里,轄5個鄉(xiāng)、5個鎮(zhèn)、5個辦事處,有290個行政村,人口48萬。地勢西高東低,山區(qū)、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沙河市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1℃,平均無霜期207天,平均降水量529毫米,多集中于夏季。
沙河市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東麓。東與南和縣交界,北與邢臺市、邢臺縣為鄰,南與永年、武安兩縣毗連。面積982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駐褡褳,距省會石家莊140公里。
據(jù)《沙河縣志》載,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析龍岡縣(今邢臺縣)南境置沙河縣,以境內(nèi)有沙河橫流而得名(《元和郡縣志》稱“以沙河在縣南五里,因以為名”)。
今縣境,春秋時先為邢國,邢滅屬衛(wèi),后為晉國地。戰(zhàn)國時期為趙國轄域。秦代為信都縣域,屬邯鄲郡。兩漢、三國(魏)、晉及北魏各代,均為襄國縣(今邢臺縣)轄境。兩漢時屬冀州趙國(時國時郡),三國(魏)和晉代屬冀州廣平郡,北魏時屬司州北廣平郡(北周時又隸襄國郡)。到隋代,于開皇九年襄國縣改名龍岡縣。十六年(公元596年)析龍岡縣南境設沙河縣。故城在縣東一公里處(據(jù)《河北通志》),先屬邢州,后于大業(yè)三年(公元607年)更隸襄國郡。唐代,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設溫州,治領沙河縣,四年廢溫州改隸邢州(于貞觀元年起邢州屬河北道。天寶元年罷州改為鉅鹿郡,至德二年廢郡復為邢州)。五代時,沙河縣于后晉開運元年(公元944年)徙治今縣城關(原沙河縣城),屬邢州。宋代,沙河縣初屬河北西路邢州,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為河北西路信德府(邢州升府);入金后,于天會七年(公元1129年)復屬河北西路邢州(信德府降為州)。元代,沙河縣初隸真定路邢州,世相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改隸順德路(中統(tǒng)三年稱府)。此時,省南和縣并入沙河縣,不久即復置。明代,沙河縣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遷治于今縣城西之新城(原稱小屯,徙治后改稱),十八年即還治今城關,屬京師順德府。清代,沙河縣屬直隸省順德府。
民國時,沙河縣初為直隸省冀南道,三年(公元1913年)改為大名道,十七年(公元1928年)直隸于河北省,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春劃歸河北省十五督察區(qū)。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于1939年創(chuàng)立了太行區(qū)抗日根據(jù)地,沙河縣為冀西專區(qū)所轄。1941年9月,晉冀魯豫邊區(qū)成立,轄太行區(qū),自此沙河縣一直為太行區(qū)之六專區(qū)。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沙河縣改屬太行區(qū)一專區(qū)。1948年1月沙河縣還隸太行區(qū)六專區(qū)。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沙河縣隨太行區(qū)六專區(qū)歸屬華北行政區(qū)(晉冀魯豫邊區(qū)撤銷)。1949年3月,沙河縣又改屬太行區(qū)一專區(qū)。同年8月1日成立河北省人民政府,沙河縣即劃歸河北省邢臺專區(qū)。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沙河縣仍為邢臺專區(qū)。1958年撤銷邢臺專區(qū),沙河縣劃屬邯鄲專區(qū);同年又撒銷沙河縣,并入邢臺縣。1960年撤銷邯鄲專區(qū),沙河縣境隨邢臺縣歸邯鄲市轄。1961年5月4日復設邢臺專區(qū),邢臺縣(含沙河縣境)即還隸;同年7月9日恢復沙河縣建制,仍屬邢臺專區(qū)。1968年,沙河縣人民政府由城關(亦稱沙河城)遷駐褡鏈。1970年邢臺專區(qū)改稱邢臺地區(qū),繼轄沙河縣。1987年2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1993年7月,邢臺地區(qū)與邢臺市合并,改稱邢臺市管轄。
南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要為你分享有關南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信息、南昌縣人事局新聞動態(tài)、南昌市公費醫(yī)療**、工作動態(tài)等。
杭州黨建網(wǎng)為了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關于黨的建設總體部署,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按照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要求:“辦好黨報黨刊、辦好黨建網(wǎng)站”。
-
揚州市廣陵區(qū)人民政府(中國廣陵),行政管理區(qū)域67平方公里,人口29.36萬。
漢壽黨建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