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縣位于陜南秦巴山區,北為秦嶺,南為大巴山,與安康市漢濱區、紫陽縣,石泉縣、寧陜縣和漢中市鎮巴縣毗鄰.古稱西城、安陽、漢寧、安康,唐至德2年(公元757年)始名漢陰至今,全縣轄14個鎮,179個行政村,版圖面積1365平方公里,總人口據2010年人口普查為305687人,境內山川秀麗,物阜民殷,人杰地靈,素有安康“魚米之鄉”美譽。
漢陰縣境地處秦巴腹地,北枕秦嶺,南倚巴山,鳳凰山橫亙東西,漢江、月河分流其間,316國道和陽安鐵路穿境而過。除月河川道外,大部分為淺山丘陵。境內最高處鳳凰山主峰海拔2128米,最低處漩渦鎮,海拔290米??h城位于月河川道中部,海拔360米。境內主要河流有漢江、月河、觀音河、洞河等,均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漢江在境內流長21公里。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1℃,無霜期258天,降水量782毫米,日照1876小時。
氣候
漢陰氣候溫和濕潤,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海拔290—2128.2米。境內河流縱橫,均屬長江水系,年徑流量5.19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9721.82萬立方米,可供利用的水能資源1 0060.15萬千瓦,水面3.1萬畝,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資源 漢陰自然資源豐富,以礦產、動植物資源最為突出。全縣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砂金、脈金,瓦板石、石灰巖、大理石、板石,花崗巖、石英砂,煤炭等1 9種,產地64處,是享譽海內外的中華鐵銹紅瓦板巖之鄉和黃金大縣。全縣有耕地面積50萬畝(其中水田46.2萬畝),人均基本農田達1.05畝。 漢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境內有阮家壩、楊家壩等新石器時代遺址。文廟、文峰塔、古城墻等名勝古跡吸引了眾多游客,享譽世界的國學大師、北大“三沈”——沈士遠、沈尹默、沈兼士昆仲是漢陰人民的驕傲。
交通
漢陰交通便利,陽安鐵路、十天高速、316國道穿境而過,通鄉公路四通八達。數字程控電話、移動通信覆蓋全縣18個鄉鎮。旅游風景區主要有:觀音河水庫、龍寨溝奇石景區、兩合崖景區、森林公園。城鎮建設亮點頻出,新修改擴建街道10余條,先后建成了龍崗園林、大木壩森林公園、鳳凰廣場、縣城人工湖等一批山水園林城市標志性建筑,縣城北城街改造后被省市眾多新聞媒體譽為“陜南縣城第一街”。
太原鐵路局物資采購平臺
-
成都志愿者網是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志愿者,平臺專業為你提供有關活動招募、服務點位、新聞資訊、志愿服務現場等全面的信息。
長城網堅持“上天入地”的發展戰略,致力于“做河北、做原創、做活動”,整合了報紙、電視、電臺等傳統媒體的表現手段,并依靠現代傳媒傳播技術,設置了視頻訪談演播廳、網...
首都文明熱線創建于1999年7月,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辦,是全國第一家精神文明建設專門化網站,內容涉及文明創建、市民教育、軍(警)民共建、扶貧濟困等...
九江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