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聲學所)成立于1964年,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的水聲學研究室、空氣聲學研究室、超聲學研究室和位于海南、上海、青島的3個研究站,是從事聲學和信息處理技術研究的綜合性研究所,總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2014年以來,聲學所作為中國科學院海洋信息技術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海洋創新院)依托單位,扎實推進建設工作,海洋創新院于2016年底通過驗收,進入正式運行階段。
目前,聲學所在北京設有聲場聲信息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網絡新媒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9個研究單元;在海南建有南海研究站、在上海建有東海研究站、在青島建有北海研究站,在嘉興市與地方政府共建了聲學技術轉移中心。
聲學所定位是:主要致力于聲學和信息處理技術學科的應用基礎和高技術發展研究,圍繞未來5到10年我國在海洋、安全、能源、生命健康和信息網絡等領域的戰略急需,著力破解與聲學和信息處理技術相關的前瞻性重大科技難題與系統集成瓶頸,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與競爭能力,取得創新性重大成果,引領學科發展方向,保持特色鮮明和不可替代研究所的地位,把聲學所打造成聲學和信息處理技術領域國內外一流的國立專業研究機構。
特色研究方向包括:水聲物理與水聲探測技術、環境聲學與噪聲控制技術、超聲學與聲學微機電技術、通信聲學和語言語音信息處理技術、聲學與數字系統集成技術、高性能網絡與網絡新媒體技術。
2019年12月11日,海洋創新院第一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在聲學所舉行。會議聽取了海洋創新院建設情況匯報,肯定了海洋創新院近年來取得的顯著成效,會議指出海洋創新院帶動了院內外相關科研院所和企業,引領了國內海洋信息技術領域的發展。與會領導與代表圍繞“十四五”重大突破與重點培育建議進行了研討并對于海洋創新院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聲學所擁有包括4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內的優秀科技和管理人才隊伍。截至2019年底,共有在職職工85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802人,包括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28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47人。
聲學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設有物理學(聲學)、信息與通信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3個學科學術型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和電子信息領域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并設有物理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等2個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截至2019年底,共有在學研究生560人,其中碩士生279人(含微電子學院學籍18人)、博士生281人,目前在站博士后23人,在所聯合培養研究生21人。
2019年,共有在研項目800余項。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院裝備項目牽引下,成功搭建了高靈敏度動態光彈超聲成像設備,研究成果填補了固體內部超聲傳播和散射聲場精確定量觀測的空白,靈敏度和穩定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研制成功三維超聲衍射信號成像裝備平臺,為開展超聲精確檢測與成像研究提供了試驗手段。
針對企業客服業務迅猛發展的需求,自主研發了智能語音能力平臺和智能語音客服系統,幫助中移在線和中國電信建設智能客服語音能力平臺,支持中移在線23個省上線智能語音分析應用,已在廣發銀行、寧波銀行、蘇寧電商、平安、河北高速等60余家客戶上線智能客服系統,產生直接經濟效益超過九千萬元。該系統顯著改進了企業客服質量,大幅提升了用戶滿意度和體驗,降低了企業客服人力成本,助力了企業運營和市場營銷,打造了全新的客服模式,顯著提升了我國客服領域的智能化水平,在全國語音技術評測中多次獲得第一名,在2019年第五屆國際音頻場景分類比賽獲得第一名。
2019年,共發表論文532篇,其中期刊論文278篇,國際國內會議論文254篇,SCI收錄92篇,EI收錄193篇。出版著作1部,主持、參與國際標準2項,行業標準3項。申請專利167項,其中發明專利150項;通過PCT申請國際發明專利2項;專利授權231項,其中發明專利212項,國外專利8項;軟件著作權登記29項。
持續深入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通過多種形式齊頭并進促進成果產出并落地。2019年度與上海茂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寧波匯永昌順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合作成立了上海藍聲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首次以軟件著作權許可使用方式授權8項智能語音技術領域軟件著作權給上汽集團下屬公司使用。同時,積極推動技術轉讓、技術許可組織工作,在所網開設專利轉化專欄,向社會提供可轉化專利技術。共簽訂各類技術合作、技術許可、技術服務等項目360余項。獲“第九屆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在北京轉化先進團隊”技術轉移工作組織獎二等獎。
2019年“智能語音能力平臺關鍵技術及其在智能客服行業應用”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基于微色譜的快速準確高靈敏氣體檢測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19年,出訪65批300余人次,其中參加國際會議和執行合作研究項目出訪人次達到85%以上,涉及30余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參加第178屆美國聲學學會年會、ICA2019、2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coustics國際會議、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第106次標準會議、國際海洋會議等。
注重提升基礎科研環境。2019年,科研綜合樓建設項目完成結構封頂,項目建設穩步推進;臨海實驗基地項目通過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
聲學所是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實驗1”號科學考察船的法人單位,該科考船在2019年度完成了5個科學考察航次任務,在航209天,安全航行2.5萬余海里。
聲學所是中國聲學學會、全國聲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物理分會等學術機構的掛靠單位。主辦的專業學術期刊有《聲學學報》(中、英文版)《應用聲學》《網絡新媒體技術》《聲學技術》《中國醫學影像技術》和《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等。
硚口區政府網專注于報道硚口區新聞動態、部門動態、街鎮動態、省市要聞、政務要聞、政民互動等欄目內容。
中國饒陽主要是由饒陽縣人民政府主辦的,主要提供了新聞動態、饒陽政務、饒陽經濟、招商引資、政務服務、政民互動、魅力饒陽等欄目內容。
-
-
溫州民盟成立于1941年3月19日,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平臺專業為你發布最新民盟要聞、參政議政、基層動態等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