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縣位于中原經濟區和華東經濟區結合部,是中華蒙學經典《千字文》作者周興嗣的故里,是“槐”文化重要發祥地。河南省對外開放工作先進縣,中國聚酯網之鄉,隸屬周口市,轄22個鄉鎮(辦事處),面積1080平方公里,人口129.3萬,耕地114萬畝。
沈丘縣農業資源豐富,是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糧食年產量16億斤以上,境內有河南省最大的中央直屬庫—紙店中儲糧直屬庫,倉儲年存量50億斤。沈丘是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首屆“中國綠色名縣”,主要經濟林木以速生楊、泡桐、槐樹為主,活林木積蓄量180萬立方米。沈丘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奶業發展百強縣、全國槐山羊種羊養殖基地縣,全國槐山羊板皮出口基地縣(原產槐山羊皮為出口免檢產品,歷史上與河北張家口并稱中國南北“兩大皮都”),全縣生豬常年存欄量120萬頭,黃牛存欄量16.8萬頭,奶牛存欄量2.2萬頭,槐山羊存欄量110萬只。
沈丘勞動力資源富裕,農村人口102萬,富裕勞動力60萬人,全縣現有職業技術培訓中心一處,職業技術中專4所,職業技術專業培訓學校10家,開設服裝、紡織、機械、電工、數控、電腦等專業16個,每年培訓農民工2萬人以上,每年輸出富裕勞動力30萬人以上,傳統的“建筑、船工、物流”三大勞務品牌知名全國。
沈丘區位交通優勢明顯,是周口市的“東大門”,是承接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橋頭堡”,也是連接中原經濟圈和華東經濟圈的“交匯點”。沈丘自古有“梁、宋、吳、楚之沖,齊、魯、汴、洛之道”之稱。境內5條省道縱橫交錯,漯阜鐵路、寧洛高速橫貫東西,沙河航運通江達海,正在規劃建設的鄭合高鐵,周口東站設立沈丘,形成公路、鐵路、水運三位一體的交通格局。境內沙河航運500至3000噸船舶常年通航,沈丘港、劉灣港、紙店港可入淮河,匯長江,通達南京、上海。2006年周口海關設立,外貿進出口方便快捷。
沈丘堅持工業興縣、開放強縣,積極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新型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依托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勞動力資源和傳統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食品加工、機械制造、聚酯網業、棉紡織業等支柱產業和通訊電纜、電子配件、LED顯示屏、節能燈、飲水在線監控系統、鋰子涂覆膈膜材料、碳化硅和釹鐵硼磁性材料等新興產業。金絲猴奶糖、巧克力和豆腐干等休閑食品、華雪啤酒、兆豐貢酒、秋迪糖業、雪榮面粉、清真牛羊肉、華豐網業、恒豐網業、凱旺電子、康泰微粉、龍峰新材料、邁特新能源、三閘紡織、銀河巾被、乾豐暖通、萬象機械等一批知名企業和名牌產品享譽國內外。其中金絲猴集團是我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全國最大的奶糖、豆制品生產企業,中國食品行業50強,河南省“百高、百強”企業。目前,全縣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居河南省縣市級前列,工業經濟發展強勁,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安居樂業。
-
山東省紀委監委網專注于發布山東省黨紀法規、新聞資訊、信息公開、通報曝光、巡視巡察等欄目內容。
-
銀川金鳳是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的政府網站,為你提供了領導之窗、走進金鳳、政務公開、問題咨詢、便民服務、金鳳快訊、重要言論、國務院信息、國務院文件、信息公開、便...
南昌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要職責調查了解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決議貫徹落實的情況,研究分析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向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