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陽縣地處陜西省關中腹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所在地,素有關中“白菜心”之美稱。全縣轄13鎮,總面積780平方公里,耕地68萬畝,人口53萬。地形呈南北高中部低走勢,東西長37公里,南北寬27公里。自戰國晚期設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是近代著名愛國人士、書法家于右任,學者吳宓,詩人雷抒雁,作家李若冰、白描的家鄉。涇陽也是一片具有光榮傳統的紅色熱土,革命戰爭年代,這里曾是中國工農紅軍總部和八路軍改編所在地,中共陜西省委也曾設立于此。
區位優勢明顯。縣城距西安40公里、咸陽28公里,東鄰西安涇河工業園,南與西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隔渭河相望,是關中—天水經濟區核心區域和大西安的組團城市,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的全部,秦漢新城、空港新城的部分在縣境內,已成為西安工業企業外遷和東部產業轉移的最佳承接地。
自然資源豐富。氣溫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境內有涇河、冶峪河、清峪河3條過境河流,年入境客水19.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8306萬立方米,水質良好。石灰石、砂石、耐火粘土、高嶺土、大理石等礦產質優量大,石灰石儲量600億立方米,占全市儲量的一半以上。
交通便捷發達。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位居涇陽南塬;咸銅鐵路穿境而過;包(頭)茂(名)高速、新西銅高速公路、208省道縱貫南北,關中環線、211國道溝通東西;在建的西咸北環線、咸旬高速也從縣境通過;地方公路縱橫交錯,村村通油(水泥)路,形成了航空、鐵路、公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格局。
基礎設施完善。通訊便捷,電力充裕。舊城改造不斷加快,縣城基礎建設加快實施,城市公交快捷方便,城鎮化率達到45.3%。娛樂、購物、餐飲等服務業配套發展,建有中國原點新城、海寧皮革城、涇陽賓館等高檔餐飲商流服務企業,以及涇干湖公園、文廟廣場、鄭國廣場、縣體育場等群眾休閑運動場所。
文物古跡薈萃。全縣文物景點共660余處,縣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是陜西省36個文物大縣之一。有中國第一點—大地原點,第一渠—鄭國渠首遺址,第一塔—崇文磚塔,第一班—安吳青訓班。漢景帝陽陵、文廟博物館、李儀祉紀念館、張家山、文涇水電站等景點令人留連忘返。
科教實力雄厚。現有學校162所,其中普通中學27所,小學135所。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萬多名,是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基礎教育先進縣、陜西省“兩基”達標縣。
-
-
疏附縣是**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的下轄縣,位于**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麓,塔里木盆地西緣古老的喀什噶爾綠洲上。
博羅縣政府信息網由博羅縣人民政府主辦,博羅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根據《中共博羅縣委博羅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博羅縣黨政機構**方案的通知》(博委發〔2011〕12號)和...
橋西區政府網-橋西區是省會的主城區和老城區,總面積75.28平方公里,人口80萬,轄17個街道、137個村(居)委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橋西區突出樓宇...
中國興平網--興平市委、市政府門戶網,興平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