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寧縣歷史悠久,物產豐富,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素有“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新寧”之譽。現在,縣內工業門類齊全,農業全面發展,崀山被辟為國家級旅游風景區。
全縣總人口60.4萬人,其中漢族占97.35%。現轄18個鄉鎮,聚居著漢、瑤、苗、壯、侗、回等14個民族。
縣境東西直線距離84.3公里,南北直線距離73.8公里。總面積28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12萬畝,林地182.36萬畝,草地 37.67萬畝。耕地中,水田 33.50萬畝,旱土10.62萬畝。人均耕地0.91畝,人口密度210人/平方公里。
縣境秦屬長沙郡,自西漢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立夫夷侯國始有建置。東漢建武二十九年(53年),改夫夷侯國為夫夷縣,是為建縣之始。東晉元興元年(402年),改夫夷為扶縣。梁改扶縣為扶陽縣,陳改扶陽為扶夷。隋時并入邵陽縣。唐時縣境屬武岡。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置新寧縣。1949年10月10日新寧和平解放,屬邵陽專署;1986年屬邵陽市至今。
新寧縣屬五嶺山區,地貌類型多樣。山地272.22萬畝,占總面積的65.86%;丘陵82.59萬畝,占19.98%;崗地21.34萬畝,占5.16%;平原21.26萬畝,占5.14%;水域13.06萬畝,占3.16%。縣境東南以越城嶺山脈為屏障,西南以雪峰山余脈為依托,東北與衡邵盆地接壤,形成東南高、西北低的傾斜地勢。海拔最高點是麻林鄉黃沙村頂佛山主峰,最低點是靖位鄉笑巖村下源水,僅225米。西南、東南邊境山峰綿延,其中海拔1500都以上的97座。扶夷江貫穿全境,扶夷江沿岸溪谷小平原呈串珠狀和枝條狀分布,地熱比較平坦,多在海拔250~350米之間。西北和東北部山丘起伏,為巖溶地貌。
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新寧,全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熱充足,歷年平均氣溫17℃;無霜期年平均291天;年平均降水量1326.6毫米。縣內河流屬資水水系。主干河流扶夷江系資江南源,由西南向東北縱貫境內114.5公里。全縣河流總長度1400多公里,平均徑流總量37.27億立方米。
商洛黨建網內容涵蓋黨建動態,基層黨建,干部工作,人才工作,政策法規,黨風廉政,網絡課堂,年度目標考核,科學發展觀,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等。
宣城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是市政府辦公室管理的副縣級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公益一類,承擔市區(含市開發區)工程建設項目、政府采購、產權交易、土地出讓等各類公共資源交...
中國最專業的祭奠網,提供網上祭奠,網上祭拜,網上掃墓,網上紀念,網上祭祀,網上陵園,追憶悼念,紀念親人,memorial,清明節祭拜,免費創建紀念館,爭做全球最...
-
勞動法寶網專注于勞動法律法規咨詢,免費提供勞動法規查詢、勞動爭議仲裁訴訟服務以及為人力資源管理人士提供最新、最先進、最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資訊。
江蘇豐縣網是豐縣政府門戶網站,提供專題服務、網上辦事、網上查詢、常見問題解答等服務類欄目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