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縣隸屬于遼寧省阜新市,地處遼寧省西北部,科爾沁沙地南部,東連康平、法庫兩縣,南接新民市,西隔繞陽河與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相鄰,北依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的庫倫旗和科爾沁左翼后旗;全境呈楓葉形,東西長87.5公里,南北寬79公里,總面積3641平方公里。
截至2013年2月,彰武縣設8鎮16鄉、184個行政村、4個街道、16個社區,總人口42萬(2011年)。縣人民政府駐彰武鎮。2013年彰武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5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8.3%。
彰武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基本農田保護先進縣”、“國家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試點縣”、“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連續九年獲遼寧省農建“大禹杯”。
彰武縣位于遼寧省西北部,東連沈陽市康平、法庫兩縣,西接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南與新民市接壤,北界內蒙古自治區的庫倫旗和科爾沁左翼后旗。東距省會沈陽市125公里,西距阜新市115公里。北緯42°07′—42°51′、東經121°53′—122°58′之間。
彰武地勢北高南低,東西丘陵,北部沙荒,中、南部為平原。大體是“三丘、三沙、四平洼”。海拔最高(西北部)為313.1米,最低(南部)為59.3米。屬于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與遼河平原的過渡段。
彰武縣屬于溫和半濕潤的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春季風大且多,寒冷期長,年平均氣溫7.2℃,最高溫度37.4℃,最低溫度-30.4℃,平均風速3.8米/秒,最大風速38米/秒,年均降水量510.3毫米,平均相對濕度61%,平均無霜期156天。
境內有柳河、繞陽河,養息牧河、秀水河四條河流。支流≥110平方公里的河流19條。柳河發源于內蒙古,從西北入境,流向東南,縣內河長61.4公里,年均徑流量為0.547億立方米;繞陽河為南阜新縣界河,縣內河長72.93公里,年均徑流量0.487億立方米;養息牧河流發源于本縣,由四個支流河匯集而成,年均徑流量為0.955億立方米;秀水河從內蒙古經四合城、大四家子鄉流入法庫縣。年均徑流量為0.16億立方米。地下水位2米以下。
截至2011年,彰武縣有硅砂、珍珠巖、膨潤土、沸石、陶瓷粘土、磚瓦用粘土、高嶺石、螢石、石灰石、草炭、煤、礦泉水、金、銀、石油、瑪瑙、建筑石料等18種。
截至2011年,彰武縣探明貯量的礦產資源有:黃金貯量2500公斤、硅砂貯量1億噸、草炭貯量2200萬立方米、陶土貯量1000萬噸、珍珠巖貯量1500萬噸、膨潤土貯量680萬噸、沸石貯量890萬噸、礦泉水日流量2000噸、石灰石貯量250萬噸、螢石貯量500萬噸。
截至2011年,彰武縣土地面積545萬畝,人均占有土地13畝;彰武縣耕地共173萬畝,人均占有耕地4.14畝,其中農業人口人均占有耕地5.15畝。
風能資源可利用程度極高。經遼寧省氣象科研所等權威機構試驗論證,認定彰武境內全年平均風速為3.8米/秒,最大風速達38米/秒。在該縣的后新秋鎮、章古臺鎮、阿爾鄉鎮、四堡子鄉、滿堂紅鄉等鄉鎮建設了測風點。
截至2011年,彰武縣河流地表水徑流量為2.21億立方米。過境水為3.98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柳河,可利用地上水資源有1.1億立方米。工程攔蓄總庫容83922萬立方米。
截至2011年,彰武全境森林面積220萬畝,其中果樹面積19萬畝,年產水果4萬噸。彰武縣森林覆蓋率達40%,木材蓄積量210萬立方米。
-
中國蠡縣
哈密政府網(備案號:新ICP備10002193)由哈密地區行政公署主辦,哈密地區行署辦公室、地直各部門(單位)聯合承辦,哈密地區電子政務辦公室管理。
宣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注于發布宣城市局動態、縣市區動態、公示公告、信息公開、政民互動等欄目內容。
新絳政府網是發布權威政務信息,提供在線服務,與公眾互動交流的信息平臺,主要有新絳新聞,新絳旅游,絳州文化,特色農業,投資新絳,書記信箱,縣長信箱等欄目.
三河市政府網-三河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戰略部署,以“建設繁榮幸福新三河”為統攬,大力弘揚“揚正氣、比奉獻、創一流”的工作主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