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全市幅員面積5103平方公里,轄6個街道辦事處,18個鄉鎮、221個行政村、633個自然屯,總人口46萬人,現有耕地330萬畝,草原232萬畝,林地208萬畝。自1997年以來,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市、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和省級園林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億元,同比增長9.5%;固定資產投資130億元,同比增長18%;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7.46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5.87億元,同比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2億元,同比增長1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01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50元,同比分別增長11.9%和11.3%。
堅持把工業經濟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突破口,通過強化扶持服務、重點培育,全市工業經濟總量不斷壯大。全年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145億元,同比增長16%;工業增加值47.5億元,同比增長12%;利潤總額35億元,同比增長11%。
今年洮南市實施技改項目27個,開發新產品22種,膜下滴灌系列產品、精紡面料、藍莓白酒等新產品研發成功并投入生產,實現新產品產值25億元,同比增長12%。
1、生物制藥。擁有吉林敖東洮南藥業、恒和維康藥業和九陽藥業3戶醫藥生產研發企業。其中,吉林敖東洮南藥業位列吉林省制藥行業十強。恒和維康藥業主要產品有肝水解肽注射液、眼安肽注射液、蜂毒注射液、腦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等,正開展GMP改造認證工作。九陽藥業主要生產羅紅霉素膠囊、谷維素片等4種劑型34個品種。
2、紡織服裝。現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9戶,其中:精紡企業1戶,恒盛毛紡織;粗紡企業4戶,富邦毛紡、北方毛紡、華倫毛紡、紅日毛紡;服裝加工企業4戶,天時制衣、瑪來祥制衣、國彩制衣、特恩斯制衣。全市紡織企業年可生產粗紡呢絨380萬米,精紡呢絨面料220萬米;服裝企業年可生產服裝50萬件(套)。今年我市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實施了紡織服裝產業園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通過企業聯合重組,促進產業相互銜接、組團發展。
3、綠色能源。全市風電產業總體規劃為240萬千瓦,目前已有風力發電企業4戶,吉林大唐洮南(大通)風電場、吉林大唐向陽百萬千瓦風電場、吉林同力洮南新立風電場和國能風神永茂風電場。風電裝機總量和并網發電總量分別達到65萬千瓦和60萬千瓦。全晟50兆瓦太陽能發電站項目,安裝光伏組件21萬塊,于今年7月并網發電。火力發電企業1戶,洮南市熱電有限公司(熱電聯產),總裝機容量36MW,年上網電量為1.1億千瓦時,承擔著市區270萬平方米民用采暖和10t/h工業企業生產用蒸汽任務。今年,洮南市積極推進華潤天然氣項目,建成加氣站1座,鋪設管道30公里,成功實現燃氣入戶,填補了洮南市空白;
4、冶金制造。洮南市現有規模以上金屬冶煉企業1戶,洮南市金升冶金產品有限公司。今年,按照淘汰落后產能的相關要求,實施了金升冶金異地搬遷擴能改造項目,目前已簽訂三方意向協議,項目建成后,企業產能將大幅提升;制造加工企業6戶,分別是吉林天合風電設備有限公司洮南分公司、吉林天合風電裝備制造與運營維護有限公司、洮南市松遼機械有限公司、洮南市順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洮南市農具廠和洮南市創建機械公司。
5、農畜產品加工。全市共有規模以上農畜產品加工企業24戶,加工品種上百個,年加工能力30多萬噸。
2014年,洮南市400萬頭生豬一體化項目,建成豬舍461棟,18萬噸飼料廠主體完工,70萬噸飼料廠建設任務過半,引進種豬1萬頭,項目建設初見成效;
經濟開發區位于洮南市城區東部,鐵路沿線以東3公里、洮兒河城市防洪堤以南8公里,總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于2006年啟動實施。
2014年,投資184萬元,實施開發區道路、管網、綠化美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完成了園區內部分地塊收儲準備工作,為拓展項目建設空間奠定了堅實基礎。開發區全年新建項目6個,續建項目6個,擬承接老城區企業21戶。
開發區現有各類企業101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9戶,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點和重要增長點。預計到年末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8億元,同比增長16%;規上工業增加值34.22億元,同比增長20%;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1億元,同比增長8.7%;全口徑財政收入4.8億元,同比增長10%。
(一)種植業
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2014年,實施旱田農機深松(深翻)整地58萬畝,應用保護性耕作和秸稈整體還田技術達到4萬畝,農業“五項技術”控制面積174.5萬畝。全面落實惠農政策,發放各類政策性補貼性資金2.68億元。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精心組織抗旱保糧行動,糧食產量預計實現27億斤。推廣科學儲糧,建設科學儲糧倉3000套。新增膜下滴灌29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7500畝,新打維修抗旱水源井1000眼,全程灌溉面積達到120萬畝。穩步推進集中規模經營,建成1個萬畝、2個千畝家庭農場,總數發展到580家。圍繞特色產業,發展農民合作組織,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904家。加大土地清查工作力度,共清理出冊外地11.8萬公頃,規范發包并簽訂承包合同?4.5萬份,為8188人解決二輪承包應分未分的土地問題。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1、糧食生產。全市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高梁為主,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將穩定在330萬畝,其中糧食作物283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86%,經濟作物面積47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14%。
2、特色種植。
(1)辣椒。2014年全市辣椒種植面積5.2萬畝,栽培品種以金塔、龜頂紅為主,實現產量1.4億斤。(4萬斤/公頃)
(2)西瓜。2014年全市共種植西瓜7萬畝,產量6億斤。(10-13萬斤/公頃)
(3)蓖麻。依托洮南市龍頭企業,2014年全市蓖麻播種面積5萬畝,產量1700萬斤。(5000斤/公頃)
(4)雜糧雜豆。洮南市雜糧雜豆主要有綠豆、紅小豆、蕓豆、豇豆、晶米豆等40多個品種,年產量2億斤左右。2014年全市雜糧雜豆播種面積34萬畝,產量10550萬斤(1.05億斤)。(雜豆3500-4000斤/公頃,雜糧8000斤/ 公頃)
(二)畜牧業
加快發展現代牧業經濟,加強政策資金扶持,為奶農擔保貸款1000余萬元;全年發放草原獎補資金2430萬元。深入推進“雙十雙百”工程,全市畜禽總量穩步擴張,實現畜牧業產值27億元,同比增長12.5%,“六畜興旺、齊頭并進”的牧業養殖新格局正逐步形成。注重牧業標準化建設,全市備案規模養殖場290個,新建標準化改良站點10個,畜禽標準化養殖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市各類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和小區187個。預計到年末,全市豬、牛、羊、驢、禽分別可發展到78萬頭、14.8萬頭、120萬頭、2萬頭和870萬只,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0%、18.4%、25%、100%和16%;肉、蛋、奶總產量分別達6萬噸、3.6萬噸、20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4%、2.9%、17.6%,畜牧業產值實現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5%。
(三)林業生產
全市活立木蓄積322.954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4.3%。2010至2012年,實施“舉市三年大造林、加快治理荒漠化”競賽活動,城市新增綠地164.61萬平方米,綠化村屯536個,完成荒山荒地造林31萬畝,綠色通道138.72公里,農防林工程0.56萬畝,濕地保護21.59萬畝,江河綠化84.8公里。2014年是白城市實施“三年再造百萬林、建設西部大屏障”的第二年,完成造林綠化10.2萬畝,其中:荒山荒地造林7萬畝,公路綠化完成30公里(面積0.18萬畝),江河兩岸綠化9公里(面積0.027萬畝),低質林改造3萬畝。完善村屯綠化82個,其中,完成森林小鎮綠化1個,完成省級標準化村屯綠化美化12個,完成一般村屯綠化69個。
(四)農村金融情況
在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方面,洮南市現有銀行類金融機構營業網點54家,轄農村地區營業網點28家,均衡分布于所轄各個鄉鎮。截止2014年9月末,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79.7億元,其中縣域地區73.9億元,占比92.7%;全轄各項貸款余額81.2億元,其中縣域地區81.2億元,占比100%。截止9月末累計投放信貸資金36.2億元,涉農貸款累放24.9億元,占比占比68.8%。已開業小額貸款公司9家。全市各類小額貸款公司已發展至9家,累計投放信貸資金1億元。
洮南曾是關東商貿重鎮,全市現有各類商業網點9000余戶。2014年,深入實施品牌戰略,指導企業爭創各類商標,全年新增著名商標3件,知名商標5件,注冊商標總數達到548件。拓展金融服務,全面加強與長吉圖物流公司合作,開展外貿企業產品質押融資服務,重點扶持農產品出口企業。
預計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2億元,同比增長11%,全市民營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5.9億元,同比增長16.2%;上繳稅金達到3.8億元,同比增長10.7%。
(一)有形市場建設
突出抓好流通載體建設,圍繞構建現貨直銷新區和現貨網絡交易兩個平臺,推進鐵東雜糧雜豆交易市場項目建設,與福建中綠集團達成合作意向。加強有形市場建設,安泰物流園建成投運,住邦置業城市綜合體及2個蔬菜批發市場建設有序實施。積極發展對外貿易,主動開展對外溝通聯系,成立山東煙臺洮南商會。全市現有商業網點9000余個,從業人員3.5萬人,截止2014年前三季度,有形市場總數達49個,年交易額83億元。
(二)對外貿易
積極發展對外貿易,主動開展對外溝通聯系,成立山東煙臺洮南商會。截止2014年前三季度,全市外貿出口企業67戶;實現進出口貿易額1887萬美元,同比增長17%,其中出口完成1867萬美元,同比增長20%。到年末預計實現進出口貿易額3400萬美元,同比增長10%。
洮南城市規劃區面積214平方公里,中心城市區面積37.91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2.4平方公里。市區現有主次干道13條、給排水管線225公里、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各1個,有火電發電企業1戶、供熱企業2戶、燃氣供應站1個。先后投資建成了百姓休閑廣場、森林廣場等4個廣場。
2014年,是洮南市城鄉建設管理工作任務最重、惠民最大一年。中心城建設力度加大。加快城市開發及棚戶區改造步伐,共征收房屋1705戶,面積17.1萬平方米。全年改造棚戶區41萬平方米,建設回遷安置樓房5400套。爭取國開行貸款9.1億元,有力支持了棚改工程建設。強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713萬元,對市區“五橫三縱”路網兩側人行道實行彩磚鋪裝改造,鋪裝面積10.8萬平方米;新建及維修道路8條,面積19.9萬平方米,新建排水管網1095延長米。加快推進新區建設,民生大廈投入使用,文體中心工程正在主體施工,第一中學教學樓、宿舍樓主體已封閉。加強市容市貌及環境衛生管理,重點查處店外經營、占道經營、隨意擺攤等行為,有效規范了經營秩序。加大“拆違打非”力度,共拆除違建筑6000平方米,有力震懾了違法違章建設行為。綜合整治機動、電動三輪車非法營運行為,查封銷毀非法營運電動三輪車278輛。加大超限超載車輛整治,維護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特色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投資5800萬元,完成萬寶鎮獨立工礦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樓房12棟,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投資611萬元,新建鎮區排水管道1.2萬延長米,對鎮區街路和垃圾處理場進行整修。投資613萬元,在黑水鎮組織實施了亮化、道路建設及鎮區綠化工程,安裝路燈180盞,鋪裝道路1.7萬平方米,栽植樹木1000株。新農村建設持續加強。爭取資金395萬元,用于9個省級示范村美化綠化工程建設。深入開展村屯環境整治,投入資金4.3億元,治理村屯180個。城鄉綠化美化統籌實施。完成新區錦湖公園、立交橋和7條街道綠化任務,栽植各種樹木9.1萬株,花卉62萬株,鋪草坪1.9萬平方米。鄉村造林10.2萬畝,綠化村屯82個。繼續實施河湖連通工程,投資920萬元,完成創業三干渠四海泡群生態補水和北湖應急補水工程建設任務。
生全市現有公辦學校195所,在校生4萬人左右。城鄉學校校園總面積278.46萬平方米,校舍總面積29.24萬平方米。現有市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等6個市直醫療衛生單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鄉鎮衛生院18個,城鄉個體衛所380個,白城市直醫療衛生單位,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全市現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全市221個行政村都建有文化室和農家書屋。洮南市業余體校被國家體育總局和省體育局命名為“九運周期人才輸送貢獻單位”、“優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和“體育人才后備基地”。
2014年,全市公路總里程1755.9公里,其中:省道28.8公里,縣道250.5公里,鄉道 210.5公里,村道1266.1公里。在2012年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目標。境內有京齊鐵路、111國道、長白公路通過,距琿烏高速車程不到20分鐘。有國家級干線公路和長白西線省級公路在境內穿過。距省城長春機場2小時30分鐘車程,距烏蘭浩特機場50分鐘車程,距琿烏高速車程不到20分鐘,距白城機場(正在籌建)30分鐘車程。即將建成通車的嫩丹高速公路從境內穿過。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推動“五大發展”為統領,以實施“四項戰略”、加快“五城建設”、突出“六化攻堅”為主線,注重調結構轉方式,助創新促升級,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為全面建成小康洮南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