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為古“九州”之一。因地處東海和泰山之間,位于中國東方,“東方屬木,木色為青”,故名“青州”。1986年由原益都縣撤縣設市,現為省轄縣級市。青州總面積1569平方千米,屬半山區半平原地形結構。2010年轄4個街道辦事處和8個鎮,人口94.04萬。膠濟鐵路和羊臨鐵路、濟青高速公路和長深高速公路在青州內交叉貫通,309國道、352省道等穿境而過,被列為山東半島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青州先后獲得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范城、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區等17項國家級榮譽稱號。2013年11月18日被國務院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13年,青州行政區包括益都辦事處、王府辦事處、云門山辦事處、黃樓辦事處、高柳鎮、何官鎮、東夏鎮、譚坊鎮、彌河鎮、王墳鎮、廟子鎮、邵莊鎮,設8個鎮4個辦事處。
2009年末,青州市戶籍總戶數271198戶,戶籍總人口908882人,其中男性457792人,女性451090人。有漢、回、滿等29個民族。
青州市東臨昌樂縣,西靠淄博市的淄川、臨淄兩區,南接臨朐,北與東營市的廣饒接壤,東北與壽光市毗連,總面積1563.8平方公里,跨東徑118°10′~118°46′,北緯36°24′~36°56′范圍內。[3]
青州市地處魯中山區沂山山脈北麓,西南部為石灰巖山區,是魯中南臺隆的一部分,寒武——奧陶系灰巖是主要含水巖組,地下水為巖溶裂隙水;東南部為第三系玄武巖丘陵,主要含水巖組為風化玄武巖和第三系松散砂巖,地下水為玄武巖裂隙水和砂層孔隙水;北部為第四系山前沖積平原,主要含水巖層是灰巖質礫卵石層和長石碤砂層,地下水為第四系孔隙水。
青州礦產主要有鐵礦石、石灰石、紅粘土、玄武巖等,其中鐵礦石和石灰石的保有量巨大。
青州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21594萬m3,P=20%為26787萬m3, P=75%為17195萬m3,P=95%為13575萬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