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縣地處閩南金三角,是一個人口大縣、農業大縣、海洋大縣,轄21個鄉鎮、10個農林茶鹽場,是一個擁有2146平方公里土地,267公里海岸線,86萬人口的文明古縣、資源大縣、旅游強縣、花卉名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縣城旅游品牌百強縣,是海西重點臨港石化產業基地,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主要的新能源基地,對臺現代農業合作基地及生態宜居的濱海新城。
建縣于公元686年,歷代名人輩出,名勝古跡繁多,列入中國文物地圖冊文物點近六百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大車鼓、竹馬戲、剪紙藝術、媽祖文化等古老民俗流光溢彩,是全國文化先進縣。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距汕頭142公里、廈門116公里,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廈深高速鐵路、沈海高速公路以及324國道、省道漳東線、漳州沿海大通道等高等級公路貫穿全境。濱海風光、人文景觀、自然生態交相輝映,火山地質公園、東南花都、茶博物院等國家4A級旅游景區備受青睞,是全國旅游品牌百強縣。
臺灣現有居民中,祖籍漳浦占十分之一以上。全縣累計批準臺資企業556家,實際到資額9.6億美元。1999年率全國之先舉辦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成為中國南方最大的農業展會;2006年率全國之先設立臺灣農民創業園,被中央列為惠臺“十五項政策措施”之一;2010年春節胡錦濤總書記到漳浦視察創業園、接見臺商、發表對臺重要講話。
古雷港是國際天然良港,水位最深達負38米,可建1-30萬噸級泊位碼頭110個以上。古雷港區是海西兩個石化基地之一、福建唯一的臺灣石化產業園區,享有國家賦予的臺資項目核準特殊政策。規劃建設國際性、現代化、可持續的生態工業新城,力爭到2015年實現煉油總生產能力2000萬噸以上,乙烯200萬噸以上,工業產值3500億元。
沿全縣267公里海岸線,布局石化、電力、風電裝備、游艇船舶、光伏玻璃、健身器材等臨港工業項目。引進了大唐集團、湖南湘電等國內知名企業,天福、臺玻、東元電機、騰龍芳烴、翔鷺石化等臺資大項目,全力打造“四大基地”--海西臨港石化產業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能源基地、對臺現代農業合作基地。
山海田兼備,是全國農業大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福建農副產品和海產品主產地,福建首個供港蔬菜基地縣。全縣水果38萬畝、年產量35萬噸,水產30萬畝、年產量34萬噸,蔬菜30萬畝、年產量50萬噸,花卉5萬畝、年銷售額10億元。四時花不落,八節果飄香,素有“魚米之鄉”、“水果之鄉”、“花卉之都”、“中國茶文化鎮”等美譽。
去年以來,我縣深入貫徹落實縣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圍繞“四個漳浦”(即跳出漳浦看漳浦、全國范圍找漳浦、全球視野謀漳浦、立足漳浦建漳浦)的發展定位,繼續實施“五大戰役”,持續拓展“八場攻堅戰”,加快打造“一城四區”(一城就是要把縣城建設成為海西生態宜居濱海新城,打造國家級園林城市和漳州南部商貿中心;四區就是要做大做強古雷石化產業區、南太武濱海新區、國道兩翼花卉產業區和萬安生態產業區)發展布局,全面推進工業新型化、城鎮園林化、農業現代化,有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的臺階。2011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81億元,增長15.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7億元,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38億元;財政總收入15億元,增長40.6%,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9.13億元,增長37.5%;實際利用外資2.3億美元,增長32.3%;外貿出口總值5.8億美元,增長2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6億元,增長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要為自然科學、邊緣交叉科學和高技術領域的科技自主創新提供文獻信息保障、戰略情報研究服務、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支撐和科學交流與傳播服務。
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專注于發布建設要聞、監管動態、行業動態、數據服務、信用建設等欄目內容。
河北公安交管網(www.hbgajg.com)是由河北省公安交通管理局主辦和指定的唯一合法的省級交通安全網絡宣傳平臺。河北公安交管網集河北省機動車違章查詢,駕駛...
-
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是我國目前唯一專門對外國專家組織、培訓機構、專業人才開放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國家級、國際性的人才與智力交流盛會,是一個集人才、智力、技術、...
殘友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