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位于貴州中部偏西、畢節試驗區南部,地處烏江上游支流六沖河與三岔河交匯處的三角地帶,最高海拔2262米,最低海拔860米,縣城海拔1310米,年降雨量1340.6毫米,平均氣溫14.1℃,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素有“溶洞王國、煤海磷都、寶楨故里、竹蓀之鄉、山水之城、百泉古鎮”之稱。全縣轄32個鄉鎮(街道),總面積2868平方公里、人口115.26萬,轄區內居住有漢、苗、彝、白、布依等26個民族,少數民族占45.59%,是貴陽“1小時經濟圈”和“黔中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織金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文化多元,風光秀美。秦屬巴郡,漢屬牂牁郡,晉以后彝族入主,至唐為暉州;宋、元、明為毗那;清為平遠州;民國三年改稱織金。晚清重臣丁寶楨、礦務大臣諶湛溪、地質學家丁道衡、一代名醫王希仲等歷史名人,都生于織金這片土地。民族文化濃郁、底蘊深厚,苗族跳花坡、多聲部情歌對唱、美妙“三眼簫”、蘆笙舞,彝族火把節、布依族情歌、穿青人“儺戲”等民族民間文化異彩紛呈。境內山靈水秀,景色怡人,有以大、奇、全、美著稱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天下第一洞”——織金洞,有以洞中有洞、橋上有橋、水上有水奇絕景觀而被國際著名地貌學家威廉姆斯譽為“世界一流的喀斯特景觀”、全國首批“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織金大峽谷,有融湖光山色為一體、西部大開發拉開序幕的地方——洪家渡水電站,有兼容三峽奇觀和桂林靈秀的高原平湖——東風湖,有世界罕見、風格獨具的古建筑——財神廟,縣城匯聚108處泉眼,112處古寺、古墓、古橋、古塔等,集溶洞、湖泊、峽谷、天窗等山水風光和文物古跡為一體的自然人文景觀。
織金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全縣已探明儲量礦藏26種,其中優質無煙煤107億噸,占貴州總量的20%以上,有“西南煤海”之稱;磷礦14.9億噸,占貴州總量的55.7%;大理石191億立方米,重晶石2000萬噸,鋁礬土1565.44萬噸,高嶺土儲量在1.5萬噸以上,白度值達90%以上,其它各類礦產資源儲量也極為豐富。轄區大中型水庫4座,蓄水量約65億立方米。是全國最大的竹蓀制種、生產和貿易基地,盛產的清香型紅托竹蓀被譽為“真菌皇后”,曾作為周恩來總理接待美國總統尼克松的重要菜肴和上海APEC峰會的主菜之一。
近年來,織金縣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體”目標,認真貫徹中央、省委、市委作出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堅持“生態立縣、工業強縣、商貿活縣、和諧發展”的發展戰略,按照“全黨抓工業、重點抓招商、突破大項目、著力調結構、全面建小康”的工作思路,緊扣“提速趕超,爭先跨越”主基調,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總目標,重點實施“五大突破”,全面加快“六大爭先”,強化“五大保障”,緊緊圍繞全面小康24個大項60個小項的指標體系,突出短板攻堅,大力實施“六大工程”,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規模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和旅游特色化“四化”融合發展,切實加快全面小康建設進程,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提速轉型升級步伐,奮力推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爭先發展、跨越發展、均衡發展。
2014年,我縣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地區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均提前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增比進位”總位次在全省47個非經濟強縣中排第5位,固定資產投資、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排第1位,旅游總收入、稅收收入排第2位。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到83%。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突破,全縣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50公里;鐵路通車31公里、在建106公里;縣鄉油路(水泥路)總里程達1234公里;農村連戶路硬化率達95.7%。“三農”工作邁出新步伐,糧食總產量創五年新高,糧經比為47.2:52.8。農民收入增長高于經濟增長,農村面貌取得新變化。教育事業取得新進展,教育園區投入使用,織金一中完成整體搬遷,織金二中“申示”工作通過省教育廳初評。經濟開發區建設獲得新成效,中石化煤化工項目正式動工,織金電廠加快建設。產業園區建設掀起新高潮,累計完成園區投資99.38億元。生態文明建設攀上新高峰,森林覆蓋率達50.01%。保障和改善民生頻顯新亮點,減少貧困人口7.14萬人,順利實現“減貧摘帽”目標,金龍、綺陌、官寨、中寨四個鄉摘掉貧困帽子;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收入分別增長16%、13.5%。所有這些,極大地提振了全縣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匯聚了我縣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正能量,奏響了織金后發趕超的沖鋒號,翻開了幸福美麗織金的新篇章。
隨著交通環境的日益改善、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全方位傾斜、國發2號文件、《黔中經濟區發展規劃》、《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和《深入推進畢節試驗區改革發展規劃》的深入實施,織金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全縣上下緊緊圍繞 “五大目標定位”(全國文明衛生城市、優秀旅游城市,西南最大的服裝、汽車生產基地,貴州最大的能源化工基地,竹蓀、精品蔬菜及高山生態農特產品基地,畢節試驗區承接黔中、滇中和黔北經濟協作區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加快“五大產業聚集區”(以千億元級園區為平臺打造煤、磷、電、化產業聚集區,以綺陌工業園為平臺打造服裝、汽車、商貿物流產業聚集區,以貴鑫產業園為平臺打造輕工紡織、機械加工、電子醫藥制造產業聚集區,以桂果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區為平臺打造竹蓀、蔬菜、茶葉、生態農業觀光產業聚集區,以織金洞景區為平臺打造溶洞、“保楨”、“財神”、砂陶、民族旅游文化產業聚集區)打造,全力推動煤化工、磷化工、織金電廠以及東偉服裝、凱馬汽車等一批大型項目建設,乘著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東風,為全面創建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
-
汕頭市政府門戶網站是由汕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汕頭市信息中心技術保障的非經營性政府公眾網站,也是全市各級政府、各部門發布政務信息、提供便民服務的統一平臺。網站...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ICRC) ensuring humanitarian protec...
長沙縣毗鄰湖南省會長沙,從東、南、北三面環繞長沙市區,處于長株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試驗區的核心地帶,是中央確定的“全國18個**開放典型地區之一”,是長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