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南縣位于江西省最南端,東鄰定南,南接廣東和平、連平,西鄰全南,北毗信豐,是江西的“南大門”。全縣國土面積1641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場、管委會)、105個村(居)委會,總人口33萬人,漢族人口占99%以上,少數民族為畬族。
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建縣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是有千余年歷史的客家古縣。境內分布著376座各具特色的圍屋,占贛南客家圍屋的70%以上,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風格之特別、保存之完好,均為全國之最,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分別授予“擁有客家圍屋最多的縣”和“中國圍屋之鄉”稱號,以龍南為主的贛南客家圍屋成功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區位優勢,交通便捷。承南啟北,距廣州260公里、深圳340公里,是江西距珠三角地區最近的縣。交通便利,京九鐵路、105國道一級公路、贛粵高速、大廣高速穿境而過,即將開工建設的昌吉贛深高鐵在龍南設立站點,龍南通勤機場列入全省新一輪民航機場布局,是贛粵兩省立體交通網絡的中心和重要樞紐。
資源豐富,山川秀美。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稀土、鎢、煤、石灰石、大理石、膨潤土和鐵礦等礦產資源40多種,其中離子型重稀土儲量占世界已探明儲量的70%,質量居世界之首,被譽為“中國重稀土之鄉”。風景名勝眾多,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公園九連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西新圍、燕翼圍和楊村太平橋,省級風景名勝區南武當山,國家4A級景區關西新圍,國家3A級景區栗園圍和客家酒堡。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0.6%,居全省前列,享有“生態王國”、“綠色寶庫”美譽。
設施完善,功能齊全。設有正處級海關、檢驗檢疫機構,以及外匯管理、加工貿易審批機構,開通了“鐵海聯運”業務,是我國中西部省份口岸設施最完善的縣。水電供應充足,有1座500千伏、2座220千伏、3座110千伏變電站,是江西南部的電網中心。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環境優美,是省級文明城市、省級生態園林城市和市級衛生城市。
產業集聚,特色鮮明。擁有贛粵邊際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級發光材料及稀土應用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初步形成了稀土新材料、電子信息、現代輕工、食品藥品四大主導產業,其中稀土產業已形成集稀土采礦、分離、深加工、應用產品、研發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被列為首批省級工業示范產業集群;玩具出口量占全省90%以上。2006年以來,龍南先后8次榮獲江西省開放型經濟綜合獎稱號,是全省獲此殊榮最多的縣(市、區)。
淮南市教育局,是淮南市人民政府職能部門。主要職責包括貫徹執行國家、省有關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提出全市教育**發展戰略,制定全市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
信州區是上饒市的主城區和**、經濟、文化中心,國土面積339平方公里,城區建成區面積40平方公里,全區總人口41.6萬,城鎮化率69.6%,轄一鄉、三鎮、五街道...
-
綠色和平(GreenPeace)是一個全球性環保組織,成立于1971年,總部設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致力于以實踐行動推進積極改變,保護地球環境與世界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