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鄉縣位于漢中東部的漢江谷地,總面積3240平方公里,轄15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179個村36個社區居委會,人口41萬;氣候溫和,雨量豐沛,地形平緩,物產富饒。人脈旺盛,交通便捷。是一處極具發展潛力的熱土,也是獨具魅力的休閑勝地。
西鄉生態環境優良。北依秦嶺,南屏巴山,嘉陵南去,漢江東流。獨特的地形地貌和南北氣候過度帶區位,孕育和滋養了極為豐富的物種,造就了最適宜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優良環境。縱觀全景,山明水秀。河湖星羅棋布,田野鱗次櫛比,山川四季長綠,花果處處飄香。30萬畝生態茶園綠漫大地,萬畝櫻桃園紅醉游人。生活在這里的西鄉人,天天都享受著“人在畫中走,心在仙境游”的無窮樂趣。
西鄉文化積淀豐厚。考古證明,在西鄉縣牧馬河南岸李家村遺址,距今7000多年前,先民就創造了早于仰韶文化的遠古文明,成為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代表。6000年前,何家灣人不僅儲存了大量稻谷,所創作的骨雕人頭像,以其距今年代最為久遠的崇高地位,列為陜西省歷史博物館的第一號藏品。三國時期,名將張飛在這里封侯食邑。清康熙年間,伊斯蘭教拱北三大圣地之一的鹿齡寺落成。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29軍在這里創建,川陜革命根據地留有眾多遺跡。解放后,還涌現了主持北京大學、蘭州大學、中央民族學院、天津美術學院黨政工作的江隆基、張養吾、陳茵等紅色精英。
西鄉民俗風情淳樸。由于西鄉地處川陜要沖,地緣巴楚文脈,13個民族雜居融合,形成了鮮明的地域風情。待人淳樸,崇文重義。飲食多樣,好酒嗜茶。年節婚慶,老少同歡。初一十五,廟堂人滿。工作閑暇,舞文弄墨。好景時節,文友蜂擁。創造的菜豆腐、面皮、羊肉泡等特色食品,味兼南北,百吃不厭;牛肉干、松花變蛋,久負盛名。游歷西鄉的城鎮鄉村,無不感受到一派平和氣象。
西鄉旅游特色鮮明。國家AAA級、省級風景名勝區午子山,距縣城12公里,是陜南道教活動重要場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西北最大的櫻桃種植基地——櫻桃溝景區緊臨縣城。建筑獨具風情的鹿齡寺處在城郊,鎮水金牛位于南堤廣場,陽安鐵路、316國道、210國道穿行七星湖、棗園湖水域,十天高速橫貫東西,米倉山自然保護區已通過國家林業部專家委員會評審。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西鄉縣城規模迅速擴大,功能日臻完善,品位不斷提升,茶情水韻迷人。
西鄉茶事活動異彩紛呈。西鄉縣茶業“始于秦漢,盛于唐宋”。為弘揚茶文化、壯大茶產業,西鄉縣秉承清明古會、午子山廟會的傳統,已連續興辦了十五屆茶葉節。打造了西鄉茶葉節、櫻桃節和賽茶大會“兩節一會”的著名旅游品牌,贏得了各方賓朋的廣泛認同和熱情追捧。每年4月中下旬至“五一”黃金周,經濟商貿、文化研討、民俗展演、藝術交流等活動紛紛登場,政要賢達滿座,明星大款云集。徜徉花海,沉醉春光,揮毫潑墨,大展長才,為西鄉的美景增光添彩,為西鄉的發展抒情言志!
西鄉發展勢頭強勁。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富民強縣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按照“生態立縣引領、循環發展支撐、園區建設承載、主導產業帶動、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美麗西鄉”總體思路,堅定不移地實施生態立縣、農業穩縣、工業強縣、三產活縣、開放興縣“五大戰略”,全力建設美麗幸福新西鄉,展開了光輝燦爛的新畫卷。
通化市人民政府是通化市的行政管理機關。通化市地處吉林省東南部,位于長白山林區腹地,與**隔鴨綠江相望,邊境線長203.5公里,是東北東部的重要交通樞紐、商貿中心...
-
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網專注于提供孕期營養技能培訓及科普教育、婦幼膳食指南等。
中南大學升華網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中南大學校本部餐飲中心四樓,隸屬于共青團中南大學委員會,即校團委網絡信息部,是全國高校首家網上團校。
大武口政府網是由大武口區宣傳部主辦的,其中包含了新聞動態、政務公開、宜居建設、經濟建設、專題錦集、招商投資、民生建設、文化旅游等欄目內容。
1950年7月,貴州省人民法院正式成立。1954年,貴州省人民法院更名為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2012年從貴陽市云巖區延安西路2號搬遷至貴陽市觀山湖區林城東路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