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 湖北省襄陽市下轄縣級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漢水中游東岸。老河口市共轄1個鄉7個鎮2個街道,全市面積1032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7平方公里,總人口53.31萬人(2011年)。1985年,被湖北省政府列為計劃單列市。老河口市是湖北省“襄十隨”汽車走廊重要生產基地。截止到2014年老河口市已培育形成了裝備制造及汽車零部件、農產品深加工、循環經濟三大支柱產業和精細化工、紡織服裝、冶金建材三大傳統產業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光電子等新興產業。
老河口市位處華北陸臺與楊子陸臺之間,秦嶺地槽東端,武當隆起之東北部。市區西北部因受北面擠壓力的作用,使其形成以斷裂少,褶皺多的構造形態。其褶皺均為向南倒轉之復式褶皺,其地層多為上元古界震旦系及古生界寒武系地層,其次為新生界地層。漢水中游地區在老巖層上部沉積了較厚的下第三系白堊系砂巖,由于風化侵蝕作用,形成低丘地帶,此后又沉積了第四系沉積巖。
老河口市屬副熱帶大陸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豐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嚴寒酷暑時間較短,適宜水稻、小麥、棉花、芝麻、煙葉等農作物生長。年平均氣溫15℃,無霜期238天,降雨量838.1mm,降水日數115.6天,日照時數1902小時。1977年極端最低溫度達零下17.2度;1961年最高溫度達41°C。
2011年末,老河口市總人口為53.31萬人(公安年報數),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7.30萬人,占老河口市總人口的比重為13.7%,新出生人口0.70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3‰;死亡人口0.44萬人,死亡率為8.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9 ‰。老河口市男女性別比為102.7∶100。
老河口市有15個少數民族,即:回族、滿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鮮族、壯族、苗族、藏族、瑤族、白族、低族、彝族、布依族、錫伯族、維吾爾族。
近年來,老河口市大力實施“2311”工程,突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提前超額完成了“三年翻番”的戰略目標,開創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裝備制造及汽車零部件產業。老河口地處武漢—襄樊—十堰的湖北汽車工業走廊之中,機械制造、汽車產業與周邊大工業配套優勢明顯。目前已經實現了由零散的汽車小配件向專業化、規模化的總成部件生產轉變;由單一的零部件生產向汽車整車改裝、動力系統制造、汽車專用機床設計制造的歷史性跨越。主導產品有整車、改裝車、半掛車、組合機床及通用部件、電力變壓器、汽車電器等25大類近1200多個規格型號的產品。
農產品加工產業。已形成優質梨桃、花椒、煙葉、糧油、紅薯、蔬菜、畜牧、水產八大優勢農業板塊。“漢水”牌砂梨、“仙仙”牌大仙桃,分別榮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和“全國十大優質水果”榮譽稱號。優質水果和水產板塊被納入湖北省優質農產品板塊基地建設項目。湖北奧星糧油公司已成為年產值40多億元的湖北省明星企業。
循環經濟產業。主要以工業副產品、廢棄物、余熱余能、廢水等資源為載體,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再生利用。主導產業是有機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可再生資源(再生銅、再生鋁)的再生加工、設備和零部件的修復翻新等。湖北楚凱冶金有限公司現已具備年處理20萬噸廢鉛酸蓄電池能力。
傳統產業。紡織服裝產業主要生產純棉紗、化纖紗、混紡紗、坯布、針織內衣、禮儀手套、注膠手套、床上用品和服裝。其中禮儀手套、注膠手套等產品遠銷韓國、歐盟、美國等國家和地區。葛洲壩水泥已成為建材行業的龍頭。化工產業主要包括精細化工、醫藥中間體、高效肥料、高效低毒農藥、基本化工原料等五大系列上百個品種。
-
芝罘區網絡文化辦公室主要職責是協調、指導和督促有關部門對網上出現的涉及意識形態方面的重大情況進行統一行動,做好應急情況下網上熱點敏感問題的處理和輿論引導工作。
許昌市保險行業協會成立于2010年11月11日,專注督促會員自律,維護行業利益,工作核心是自律和服務。
黑龍江省公安廳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下設主管全省公安工作的職能部門,公安廳受省政府、公安部的雙重領導。各市、縣(縣級市、區)設有公安局(分局),在鎮、鄉、街道設派出...
酒泉市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轄肅州區、玉門市、敦煌市及金塔縣、瓜州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和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共7個縣(市、區),總面積19.2萬平方公里,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