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縣位于江西省東部,是撫州的北大門,建縣于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 東臨余江,西界進賢、臨川,北連余干,南與金溪、臨川接壤。全縣總面積1270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場)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46萬人。
荊公故里。東鄉物華天寶,地處贛東丘陵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富含金、銅、鉛、鋅、錫、瓷土等礦藏,有世界緯度位置最北、被稱為“植物中的熊貓”的東鄉野生稻;東鄉黑雞所產的綠殼蛋被譽為“華夏明珠”,生豬、蠶桑、木薯三大農業產業位居全省前列。東鄉人杰地靈,是北宋杰出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王安石(被封為荊國公)的故鄉,有“荊公故里”之稱,孕育出明開科狀元吳伯宗、晚明“四大才子”之首艾南英、清代西江派著名詩人吳嵩梁等名人,是原國家副主席王震將軍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
書法之鄉。東鄉是中國楹聯之鄉、中國書法之鄉,書法教育深入人心,書法文化蔚然成風。這里是舒體字創始人舒同的家鄉,毛澤東同志贊譽其為“紅軍書法家”“黨內一支筆”,江澤民同志為其題詞“長征過來人,書壇譜新章”。
贛東門戶。東鄉距省會南昌96公里,位于以南昌為核心的環鄱陽湖城市群中心區域,境內滬昆電氣化鐵路、滬昆高速、杭長高鐵以及320國道、東臨一級公路縱橫交錯,構成交通大動脈,區位優勢明顯,是贛東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素有“贛東門戶”之稱。尤其是杭長高鐵撫州市唯一的停靠站“撫州東站”就設在東鄉,該高鐵將于2014年正式營運。
工業走廊。東鄉工業基礎較好,發展潛力巨大,是昌撫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節點,是全省變性淀粉產業基地,連續多年榮獲全省工業發展先進縣等榮譽。東鄉經濟開發區是全省首批省級經濟開發區,是全市首個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的縣屬園區,現已形成建成面積達12平方公里的“一區三園”發展格局,正在全力打造機電冶金、醫藥化工、輕工紡織、文化藝術“四大百億產業”。
2014年,我們以邁入高鐵時代為契機,緊緊圍繞省委“十六字方針”和全市“三大戰役”總體部署,大力開展“四大工程”提升年活動,突出抓好“三大項目”、“三大產業”、“三大建設”、“七大工作”,全縣經濟在新常態下實現新發展。全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24.5億元,增長10.8%;固定資產投資150億元,增長23.5%;財政總收入20.06億元,增長16.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4.4億元,增長1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億元,增長11.7%;實際利用外資2900萬美元、增長11.5%,出口創匯1.2億美元、增長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42元,增長9.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63元,增長10.2%。
上海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是上海市衛生局行使衛生監督職能的執行機構,主要工作職責為:依據國家和地方公共衛生法律、法規、規章、標準,按照全市衛生防病、衛生監督工作規劃...
-
廈門市集美區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海南省人民政府機構**方案〉的通知》(廳字[2009]10號),設置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掛海南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
-
黃石市人民政府是黃石市的行政管理機關。黃石市位于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國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設立的兩個省轄市之一。